“喀秋莎火箭炮和RPG火箭筒!”
林凡脱口而出。
这两款武器装备,在中东各国的出镜率,也是相当之高!
几乎已经成为了地区武装势力的标配!
遥想当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中,毛熊利用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多次反败为胜!
最终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辣脆机械化部队,成功地将战线反推到了第三帝国境内!
可以说,二战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喀秋莎火箭炮的功劳不小!
一千多辆喀秋莎火箭车,更是成为了毛熊炮兵宝贝般的存在,地位堪比家里的老婆。
当时,大部分火炮的射程都在10公里左右。
第三帝国的88毫米高射炮,射程约为14公里。
不列颠帝国的榴弹炮,射程约为12公里。
就连鹰酱的155毫米榴弹炮,射程也只有15公里。
但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射程,却可以达到恐怖的20公里!
这多出来的5公里射程,足以在战争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所谓,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
喀秋莎火箭炮也正是火力覆盖战术的典范。
它一次发射的火箭弹数量,就是常规火炮的十六倍!
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其在激烈的军事竞赛当中,脱颖而出!
另外,常规火炮的射速,也一直是令各国倍感头疼的一件事情。
一枚炮弹发射后,最快的炮手也需要十秒钟的时间,才能更换第二枚炮弹。
也就是说,常规火炮一分钟最多也就能发射六枚炮弹。
况且,还需要考虑到炮管过热的情况。
这对于瞬息万变的二战战场而言,无疑是不够看的,甚至是致命的短板。
但是喀秋莎火箭炮却没有这个顾虑。
此外,火箭弹的威力远高于传统炮弹。
单枚火箭弹的杀伤半径为30米,杀伤面积更是高达2826平方米!
一次齐射,就是16枚火箭弹!
杀伤面积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五万平方米!
相当于8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而传统炮弹的杀伤半径就小的可怜了。
平均下来,就只有十米左右。
况且,传统火炮由于太过笨重,转移起来,相当困难。
喀秋莎火箭弹就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毕竟人家是车载火箭炮!
只不过,喀秋莎火箭炮也并非没有缺点。
其一是精准度不够,其二是弹药消耗量大。
但是,这对于工业能力足够强大的国家而言,根本不算缺点。
北棒战争初期,我军面临的局面可谓是困难重重!
由于缺乏重武器装备,
在面对十七国联军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使用步枪、冲锋枪等轻武器,予以反击。
可是对面的坦克、飞机、榴弹炮,应有尽有。
十七国联军的强大火力,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哪怕是顶上去一个师的作战部队,也会被敌军的强大火力,撕成碎片!
危急关头,我军向毛熊求助,但却只要来了几架战斗机和一批喀秋莎火箭炮。
起初,我军并没有意识到这款车载火箭炮的威力。
可是等到开战以后,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和覆盖面积,令我军将士心头一颤!
于是在经过两国之间的多次谈判以后,毛熊终于答应提供大量的喀秋莎火箭炮。
并于当月,将近百辆喀秋莎火箭炮,直接开到了北棒战场。
有了这些,我军火力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升!
战士们更是爱不释手。
想到这里,林凡点起一支烟,悠悠地讲起了这段辉煌灿烂的历史。
“据一位老兵回忆,在一次激烈的阵地防御战中,我军形势岌岌可危。”
“鹰酱重兵进攻我军!”
“眼看我方阵地即将沦陷,那位老兵站了出来,亲自驾驶一辆喀秋莎火箭车,对敌军发射了炮弹!”
“霎时间,战场响起了“咻咻咻”的破空声,随后就是无与伦比的爆炸声!”
“等到火箭全部出膛后,那位老兵站在火箭车的顶部打量着战场。”
“原本人头攒动的远方,此刻已然归于平静。”
“整片大地都被化为了一片焦土,地上只有敌军支离破碎的躯体。”
林凡讲到这里,眼神逐渐变得犀利起来,眼中似有雄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