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寒窑仙赋 第039章 五国出兵,大秦退敌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书接上回——
一年前,城濮之战,晋国和楚国战争,郑国站在楚国这边意图覆灭晋国,可惜楚国大败而归,晋国在彻底让楚国不敢动手以后,立即调集大军欲将郑国灭国。
重耳联合秦穆公一路打到郑国的都城,而此时郑国有大臣说道:“秦公已经在位三十二年,先后扶持夷吾和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夷吾不必多说,而重耳阻挡秦国为周天子保驾的恶气,秦公嬴任好必然无法下咽这口恶气,吾等可以离间重耳与嬴任好!”
“如何离间?何人可为说客?”
“君上,吾推荐一人!”
“何人?”
“烛之武!”
………………
很快烛之武就来到秦军大营之中,秦穆公嬴任好和百里奚等人看到郑国派出一个连路也走不稳的老头,嬴任好直接让烛之武回去,准备接着和百里奚等人商议下一步计划。
而烛之武直接对秦国上下一顿乱吹,对着嬴任好一顿马屁,看着嬴任好一脸高兴的样子,烛之武见时机一到,立刻说道:“秦公,吾郑国被灭国以后,秦国利益几何,晋国利益几何?”
“这……”秦穆公嬴任好被烛之武这一问,顿时愣住了。
秦国与郑国相隔千里之遥,秦国劳师动众与千里帮助晋国灭郑国,根本得不到什么利益,想到这里秦穆公嬴任好顿时尴尬了。
在烛之武的晓以利害之下,秦穆公嬴任好犹如醍醐灌顶,第二天在没有告知重耳的情况之下,留下三员大将帮助郑国守城,其余人马回国,嬴任好的不告而别让重耳一举覆灭郑国的军事部署出现一个巨大的口子。
几天后,重耳得知秦穆公嬴任好撤军的消息以后,愤怒无比,不过现在已经老迈的重耳,念及嬴任好之恩,无奈把所有愤怒对着投靠了秦国的郑国。
第二天,重耳下命发动猛攻的命令,在郑国求和,赔地之后,重耳要求立刻立公子兰为郑国的安国君,重耳无奈退兵回国,不久历经磨难终成霸业的重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同时郑国的国君也莫名去世,公子兰即为新的郑国国君。
公子兰在即位以后带领郑国无条件的投靠了晋国,看着晋与郑,两国的蝇营狗苟,秦穆公嬴任好立刻调集大军攻打晋国,他相信晋文公重耳死后,无人可以阻止大秦东出称霸,嬴任好下命留在郑国的大将做好内应,自己带军做好千里灭郑的准备。
可是这一次举动被百里奚等人的反对,不过在位三十二年的嬴任好想到,在位九年的晋文公重耳成功成就霸业,不由心中不甘心。
蹇叔和百里奚直接-死-谏,不过他们的儿子年轻气盛直接帮助秦穆公嬴任好来怼自己父亲,在嬴任好的一意孤行和年轻将领的鼓吹之下,大军直接奔向郑国。
很快大军就来到郑国边界,发现一个放牛人,放牛老者直接将直接的十几头牛送给秦军分食,贪小便宜的秦军直接下命喝酒吃肉到天明,而那个送牛给秦军分食的放牛老者连夜快奔向郑国通风报信。
得知消息的公子兰直接杀掉了那三个秦将,一边开始部署伏击秦军,晋国的援军也在来的路上,秦军无奈只有回国,当秦军进入崤山之时,跟随重耳多年的赵衰直接让大军射箭,崤山之下秦军被活活射死,从此两国就像商周一样结下世仇。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他本人无重要的事可述。这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在他宫内,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赵盾事件。
周匡王六年姬班病死,由弟姬瑜即位,是为周定王。
在没有了所谓的秦-晋之好,崤山之战的惨败,让嬴任好成为了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在蹇叔和百里奚的痛惜声中告老而去,不久嬴任好领大军又一次东渡黄河,然而随着秦-晋之好的破裂,晋国在大军在赵衰等人的带领下,在黄河以西严阵以待。
秦军刚刚渡过黄河,就被晋军迎头痛击,雄心壮志的嬴任好又一次失望而归,只是回国后的嬴任好不死心,他将此战的失利归结为将士不敢以死而战,很快嬴任好在一次调集大军,在渡过黄河之后,嬴任好下命烧毁船屋,以示秦军不灭晋国不回国的决心。
然而在赵衰等人的建议下,晋国没有和秦军死拼,而只守不出,在食物快要吃完了,无奈之下秦军开始回国,当秦军在一次从崤山见过之时,嬴任好看到一地的秦军尸骨不由流泪,这些人的骸骨是因为他的霸业之梦,而永远留在这里。
良久之后,嬴任好大喝道:“崤山之败,罪在寡人!”
嬴任好就这样在崤山的数万将士面前痛苦流涕,而嬴任好在没有东出争霸。
而就在嬴任好归秦后,在多年前被重耳打败的楚王跪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哀求给自己吃最后一次熊掌,在杀自己。
而商臣看着自己父亲楚成王,直接以熊掌难做为由,直接下命将楚成王活活勒死。
楚成王没有废除商臣的安国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