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寒窑仙赋 第048章 赵高得志,指鹿为马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书接上回——
咸阳城!
长平之后,白浅看起来当真是多了几分将军之风,白浅跟随白起就收到秦王召见,白起和白浅被上缴了佩剑,踏过大门,走进了殿中。
秦王很快就问是否北上,当知道秦军必败以后,秦王已是暮年,大业开始如何不急,他要扫尽六国,日益老迈的身子,让他等不起。
秦王嬴稷不甘心,所以,北上必然,灭赵必然!
可惜不久战败,各国来攻,白起感到胸口一阵绞痛,一声长叹:“此战败后,秦必大损!我一生杀伐决断,领将三十载,攻城七十余,杀敌百万众。”
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占五城,俘公孙。
鄢郢之战,水淹鄢城,溺毙军民数十万,次年,攻楚国,陷国都郢。
华阳之战,斩魏十三万,杀尽溃退赵军二万。
陉城之战斩韩兵五万。
长平之战杀赵兵四十四万八千。
白起痛哭在跪在白浅面前,说道当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后白起安排白浅全族离开,白起决定留下走完最后的路程,很快(邯)一郸造难,秦王增兵相援,王龁损五校(约四万八千人)未果,秦王命白起挂帅出征,武安君白起重病回拒,北上难攻。
春申君同信陵君帅甲十万援赵,前后夹击,秦军大败大秦岌岌可危,秦王用白起无用之身,可为弃子。
“武安君,嬴稷,拜谢。”
一个士兵走到了白起的面前半跪而下,递上一把长剑,旷野上,白起握着剑,面向长空,然后是鲜血喷涌‘白起’死后三日,秦王拟书,通传天下。
王龁率残部逃回了汾城,军中大溃,损军近三十万,虽因白起已死,抗秦之盟少了个借口,没法趁着大义大举攻伐,秦王含恨命秦王子嬴柱的其中一个儿子嬴异人遣送赵国为质。
很快在‘和平’的许多年以后,嬴异人从赵国出逃,在赵国的这段时间,他应当是娶了一妻,并得了一子,那子,名为嬴政。
在将嬴异人救回以后,安国君(嬴柱),华阳夫人是正妻,嬴异人认华阳夫人为母顺理成章的得到继承人的位子。
在嬴异人回秦以后,嬴稷攻周迁九鼎于咸阳,当年赢荡举鼎而亡,现在王权已经在他嬴稷手中。
秦王立于宫中,看着那九鼎整整一日,九鼎自古便为王权,此时的王权已经在他手中。
嬴稷似在乞求什么,再无力露出那份天下睥睨,范雎请辞了丞相生死不知,秦昭襄王五十三年,秦国攻魏。
公孙鞅举兵五万直取吴城,魏国投降,降为秦国属国,同时吕不韦所图盛大,用天下为商。
又是个秋日之末的日子。
秦王宫中,形容枯槁的老人躺在床榻上,命数难为,他的一生破楚退韩,入魏灭义渠,天下在握,长平灭赵,可建万里河山,现在的他双眼怒视着半空,手颤抖着,那手顺着榻上垂下,重重的,如同是一生的重量。
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子孝文王嬴柱嗣位,在吕不韦的劝说之下,嬴子楚想起那种无权加身,任人摆布的日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
夜里宫闱之中,人间灯火和天中星月相映,颇有一番盛况,虽说是夜宴群臣,但是能到这来的,都是朝中权贵,嬴柱与群臣同欢,嬴子楚站在嬴柱之后,深吸了一口气,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个小盒。
嬴柱好近女-色,早就将身体亏空了个干净,普通人吃下去自然无事,但是秦王嬴柱的身子,体虚亏空,三日之内必气血攻心。
嬴柱薨,苑囿夜宴的第二日,才传出伤心太重,气血攻心,不过月余,死了两代秦王,本该服丧的嬴子楚在大臣的建议下,除丧继位。
嬴子楚继位秦王,大赦罪人,赏赐宗亲,又封吕不韦为相邦,文信候,夏姬为夏太后,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
…………
而范雎在弥留之际回想武安君对自己说道:“吾王得范相,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望范相多多扶持!白起一介武将,如有不妥之处,望海涵!”
论帅才,赵括远不能与白起相比;论兵力,赵军绝难与秦兵抗衡,赵括是成长期的黄金段位,王龁是完全体的铂金段位,而白起可以说已经是最强王者段位的将军,赵括黄金段位的技术怎么打过最强王者的白起,所以赵括并非纸上谈兵,只是段位不够而已。
此时的白起不希望赵王换下廉颇,秦国把赵军粮道截断,想要击破,也自然轻而易举,而换上了那个赵括转守为攻,乘着还有粮草直接进攻开战,以命换命,必要两败俱伤。
因为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使得赵国心存侥幸心理,如果集中兵力决一死战,数十万人的战争,赵括留一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矣(其实“纸上谈兵”是赵王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