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红尘天子 第十二章 身世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老道老神在在地咂嘴。
“你觉得这世上,什么样的身世地位才能当得起一个世子的称呼?”
“皇亲国戚,世家贵胄。”
陆羽回答得不假思索。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身世,能让本该戎戍边关的将门虎女心甘情愿地偏安一隅,隐姓埋名护了你十八年。”
陆羽皱眉,他心里知晓老道所说的是从小将自己抚养长大的陆姨。
他本就是聪明人,自然一点就透,只是心中还在消化这份讯息里蕴含的重量。
他不语,老道却继续说。
“韩经纬十二年前便可晋升,回到燕京,封官拜相,燕京门前唱名,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让他继续客守这座小城?”
“你觉得什么人可以让平安酒楼沿街三十四户街坊邻居,心甘情愿舍弃平安顺遂的生活,甘愿赴死?”
陆羽咬牙,他自小在酒楼里长大,沿街街坊领居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
从他记事起,整条街从未迁过一户人家,他再窝囊混账,游街厮混,这些邻里每次见他依旧会亲切的唤他名字。
他的衣物永远都是街角裁缝店阿婆做的,贴身合体。
酒楼里的吃食永远是粮店的夫妇卖的,价格比其他店都低。
渴时对门茶摊老头从不收他钱物。
这些人隐姓埋名十余年,一身本事虽不惊天动地,但何处不可去得?
如今却是为了他而偏安一隅?
过着无人知晓,普通平凡的日子。
但有一日风波起,却会愤然而动,为他而死。
陆羽从未想过这些,老道随口而说,却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他双眼迷散,心中虽已有定数,可口中却还是囔囔道。
“我究竟是谁?”
韩经纬坐在茶案对面,轻声说道。
“世子可曾听闻十八年前燕京之变?”
见陆羽点头,韩经纬似在追忆般继续说道。
“当年燕国神威将军姬凤羽率陆家戎关,却遭鲛族袭击,兵事失利陨落,致使鲛人入关,侵略四野。当时的雅王趁机叛乱,以先王姬凤泽任人唯亲,执政不力为由,逼迫先王禅位,后先王不堪受辱自焚于殿中。”
韩经纬一番讲述轻描淡写,皆是应城书院之中先生们曾讲述过的历史。
这一段故事并未过去多久,相比起动辄数百年的历史变迁,王朝湮灭。
短短十八年春秋,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许多老人依旧会坐在茶摊上天南地北地谈及此事,说得神乎其玄,仿佛亲身经历过一样。
可这段历史并不如韩经纬所说的这般轻巧无端轻重。
十八年前的故事里隐藏着太多无人可知的真相与秘辛,似乎鲜血曾在那段晦暗的时光里铺满了整个燕京。
许多人在那段岁月中双眼一闭,再也无法睁开看一眼翌日的朝阳。
血和泪被人刻意埋没在了那捧无人问津的尘埃之中。
燕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双星一个折戟疆场,埋骨他乡,尸首难寻。
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宫廷烈焰之中,被烧作了灰烬,匆匆葬入王陵。
也成为燕国往后十八年乱局的初章。
边关失守,山河破碎,流民四起,民不聊生。
所以老人们谈及这段故事,往往会长叹一口悲气,怀念过去的时光。
陆羽点头,认真听着。
“先王死前,曾将从神威将军姬凤羽膝下过继至身前的太子托付给了将门陆家,希望将其带出燕京。只是那时陆家只有妇孺留在京中,其余男儿皆已与神威将军一道战死沙场。”
“陆家妇孺护着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一路厮杀,直到还剩下最后一人和三十余家将,才堪堪逃至应城,那个人就是陆家最小的幺妹,陆倾城。”
陆羽双目睁大,他从未听过陆姨的名字。
可他当听到陆倾城时,他知道这就是姨的名字。
陆倾城吗?
姨原来有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陆家作为武家护佑燕国数百年,是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陆倾城这样的名字,是其父母曾经对姨寄予了多美好的希望和祝福?
冠有这样名字的女子,光是遥想,便能想到十八年前是怎样的天姿国色。
可陆羽记忆里的陆姨永远都是一副势利的妇人模样,会为了客人的几枚铜钱斤斤计较,也会因为自己闯了祸事而怒目三丈。
纵然是前夜里,那一支竹枪飞舞,也满是刚强与坚韧。
他不知为何,回忆起陆姨的点滴,眼眶渐渐模糊湿润。
可韩经纬的讲述并没有停歇。
“在下十八年前正巧在应城为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