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平息,十二祖巫心中的忧虑渐缓。
女娲匆匆赶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兄长,可是已顺利跨越那道门槛?”
祝融欲上前一探究竟,却被帝江拦下,他认为伏羲此刻正需静心稳固新境界,不宜被打扰。
后土则温柔地握住女娲的手,轻声安慰:“女娲妹妹,伏羲兄长天赋异禀,定能安然度过此关。若他心意已决,自会现身相见。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便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尽管女娲心中忧虑未减,她深知兄长所选择的道路之艰难与风险,特别是那与盘古大神相仿的以力证道之路。
但她同样坚信,兄长伏羲定能以非凡之姿,克服重重困难,成就一番非凡伟业。
在力量的极致探索之旅中,修行者需将自身大道精髓融入混沌初源,紧握大道之钥,历经无数试炼与磨难,方能超脱生死轮回,此径被冠以“力之极致证道”之名,其艰难险阻,非笔墨所能详尽描绘。
自混沌初辟,天地初成,纪元更迭,绵延至今,尚无生灵能触及那至高无上的神圣领域,足见其路漫漫,坎坷难行。
尤为令人揪心的是,兄长所选择的道路——力之极致证道,此路最为艰险,即便是创世之初的盘古大神,亦未能圆满达成,这让她心中忧虑难平。
恰在此时,自盘古神殿幽邃之处,一缕神念悠然降临,温柔地拂过女娲心间:“兄长已破茧而出,安然无恙,小妹无需挂怀,待境界稳固,自会归来相聚。”
闻听此言,女娲心中重负顿释,喜悦之情难以自禁。
兄长不仅平安,更似有所精进,莫非已触及那传说中的无上境界边缘?
“唉……奈何我体质所限,无法修行兄长那无上法门。”
女娲忆起往昔,每当试图窥探兄长功法奥秘,便觉周身如遭烈焰炙烤,元神仿佛被无形利刃撕裂,几欲崩溃。
多次尝试未果后,她只能无奈放弃,转而心中满是对兄长的无限敬仰与羡慕。
然而,时光荏苒,女娲亦非原地踏步。
其修为已跃升至大罗金仙巅峰之境,万年时光,两阶飞跃,进步之速令人瞩目。
更兼其独有的造化之道,在兄长伏羲的精心教导下,已超越同阶之限,独步一方。
尤为令人称道的是,女娲实战之力,即便面对大罗金仙中的顶尖强者亦能分庭抗礼。
这得益于兄长赠予的力之法则印记,随着修为日益深厚,她已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这股磅礴力量。
深知体质对于承载法则印记的重要性,女娲始终不辍对体魄的锤炼,如今其身躯已初具承载第二印记的潜力,但她深知欲速则不达,故而稳扎稳打,未敢轻举妄动。
“兄长既已平安,我亦当奋发修行,以免差距过大,成为累赘。”
女娲心中暗誓,不愿永远依傍兄长之翼,誓要走出自己的修行之路。
岁月流转,洪荒世界风云变幻。
万物生灵纷纷化形而出,历经岁月沧桑,终起纷争,逐渐凝聚成“妖族”一族。
其中不乏根基深厚、修为超凡之辈,诸如毕方、穷奇、九婴、陆吾等异兽,它们修炼有成后,各自占据洞天福地,统领妖众,自封妖圣,威震八方。
尤为显赫的是计蒙、英召、飞诞、飞廉、九婴、商羊、白泽、钦原、呲铁、鬼车这十位妖圣,他们各自坐拥广袤疆域,称霸一方,成为妖族中的翘楚。
而洪荒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更加波谲云诡,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随着岁月的流转,巫族的身影在洪荒的辽阔土地上愈发壮硕,他们悄无声息地踏遍了这片古老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虽屡次被提醒勿要肆意扩张,但巫族那令人惊叹的战力,仍如磁石般吸引着无数目光的注视。
尤其是那十二位始祖巫者,他们的修为深邃莫测,已触及大罗仙途的至高深处,令妖族闻风丧胆,内心难安。
在伏羲的智慧引领下,巫族虽未以武力欺压弱小,但为了生存与修为的精进,他们不得不外出寻觅妖族作为试炼,此举逐渐让妖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内心涌动着反抗的暗流。
众多妖族圣者与势力,在共同的危机感下联合,誓要与巫族一决高下,守护族群安宁。
在那由盘古大神左眼化作的辉煌太阳星辰上,孕育出了两位杰出的妖族领袖,他们初窥大罗仙途的奥秘,且各自拥有天命所赐的灵宝,如同妖族中的双子星辰。
随着巫妖两族间的冲突日益激烈,这两位领袖的修为更是突飞猛进,几乎触及大罗之巅,他们手持混沌古钟与河图洛书,其力量足以与巫族的十二始祖相抗衡,成为妖族新的希望。
自太阳星辰照耀之处,他们迅速在不周山四周集结妖族大军,为妖族天庭的初步构建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