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准圣都能轻易动摇人心,那圣人又该有何等影响力?
面对姜辰的不动如山,孔宣深吸一口气,继续发问:“我想知道,我凤族是否还有复兴的可能?”
“绝无可能。”姜辰断然回答。
“姐姐,能避凶迎吉已是不易,如今只有我们两个凤族,只要存续,便是凤族的全部希望。”
“那么,我族凤运是否还有复兴之机?”孔宣不顾姜辰的疑惑,紧接着追问。
“复兴凤运?”姜辰一时语塞,“仙子何出此言?”
气运之事,关乎生灵,现今天地洪荒已明确人族为天地主角,气运大多集中人族。
加之,凤族如今仅孔宣与金鹏二人,如何谈得上复兴凤运?
“实不相瞒,母亲她老人家临终之际,将一身始凤元力注入我体内,若凤运真有复兴一日,我愿诞下新一代凤族。若非如此,那我……”
姜辰心中困惑,那传说中的孔雀公主与唐僧的旧事难道便是今日之因?
他对孔宣的生育问题并不明了,也不欲深究,毕竟孔宣实力非凡。
令人费解的是,如此强大的孔宣,为何会选择投身西方教?
姜辰意识到,深入探究西方教的意图已迫在眉睫。
他深知西方教手段纷繁复杂,然而,算计本身并非过错,关键在于其目的何在。
若西方教真以生灵福祉为念,即便是为了偿还鸿钧老祖的恩情,姜辰也愿意引导孔宣继续前行。
但如果西方教并非他所期待的那样……
他感到烦恼,原本以为能避开的封神因果,终究还是找上了他。
姜辰深知,为保障人族的安宁,绝不能让如孔宣这样的强者投身敌方。
这不仅是他作为人族一员的坚守,也是他避免牵扯进无尽因果的准则。
他没有圣母娘娘和燧人氏那般宏伟的气魄,但只要力所能及,为人族尽一份力,他认为是责无旁贷的。
他沉思片刻,开口对孔宣说道:“我心中确实有几个打算,但不知道友是否急于决定?”
孔宣轻轻摇首,示意不急。
“那便这样,你我同行一段时日,让我对洪荒有更深的认识。届时,我会为道友提供几个方案,但请放心,无论哪种,庇护凤族之事,我自会承担。”
“感激不尽。”
孔宣向姜辰表示了敬意。
一个月后,姜辰的分身归来,他与孔宣一同告别了洞天福地。
“道友已达准圣之境,却以外出行走还需分身,且如此……”孔宣目光深邃地望着姜辰,话语中透露出疑惑。
“道友是想说我的行为过于隐秘吧?无伤大雅。”
姜辰轻松地笑了笑:“在圣人眼中,我等不过如同蝼蚁。即便我已为准圣,生命仍只有一次。何必不当心?”
“但这样缓慢行走,何时才能遍览洪荒?”孔宣追问。
姜辰仍旧笑道,心中明白时间充裕,天庭尚未完全建立,何须急躁?
确实,他们在行走,没有选择飞遁,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穿越这片广袤的洪荒大地。
姜辰巧妙地隐匿了自己的气息,即便是圣人亲自感应,他的分身也只会被视为风中飘零的枯枝。
他以阴阳之气包裹着孔宣,尽管有些难为情,他甚至想将孔宣藏于自己体内,以确保万无一失。
他们一同离开了中神州,跨过了北俱芦洲的部分地域。
自洪荒五部洲形成以来,虽无明确划分,却形成了各自的领域。
其中最广阔的南瞻部洲,已主动让给了人族。历经无数劫难,即使心高气傲者,也懂得了与天争斗的无果。
人族虽看似脆弱,但六圣人的法旨,却是不得不给予尊重。
中神州与北俱芦洲,因灵气浓郁,成为了众多宗门兴起之地。
截教、阐教与人教等宗门如百花齐放,创建者多为圣人的记名弟子,传承着圣人的只言片语,开宗立派,积累功德。
最终,他们踏入了西牛贺洲,这是西方教的大本营,也是姜辰此行的真正目的。
为孔宣寻找一条通往西方教的道路。
踏入这片土地,姜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这是西牛贺洲给予他的最初印象。
南瞻部洲的人族尚未统一,虽战事不断,但仅限于部落间的纷争,影响并不深远。
中神州与北俱芦洲同样为土地与资源而争斗,尽管众人信奉三教合一,常常以祖师爷的身份来定高低,但仍不免有些小摩擦。
唯独西牛贺洲,却是一片安宁。
当地民众遇见姜辰和孔宣,总是面带微笑,合十行礼,而非像其他地方那样避之不及,充满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