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我真没想当皇帝啊最新章节 > 第二十章 六十大寿,七旬之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红楼: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二十章 六十大寿,七旬之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贾珫离京之前,春闱会试就结束了。

从徐州平叛回来,连殿试也结束了。

贾珠兄弟不知可有进士及第否?

没有听到什么喜讯,就连贾珠的身影都不见。

李纨见问,缓缓说道:

“落榜了,没有进入殿试,随后大病了一场。”

“一重一重的打击,彻底击垮了意志,学东府的敬老爷,去城外清修了。”

“二老爷自然不答应,狠狠打了他一顿,皮开肉绽,二太太哭得死去活来的。”

贾珫听了,大为震惊,不过也不算是最坏的结果。

从贾母的院子出来,贾珫远远地看见贾政在贾珠的屋外徘徊。

不想贾政一见贾珫走来,转身便要离开,看来还是不知如何处置贾珠。

贾珫心中早有一计,随即追了上去,一边走一边跟贾政谈起了贾珠的问题。

“贾珠兄弟的事,我都知道了。”

“让你看笑话了。”

“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荣辱与共才是。”

“你说的不错,不过怎么不找你父亲说说去。”

“二老爷可真会噎人,贾珠兄弟估计就是被你给逼急了吧?”

“放肆!在外你是冠军侯,在家我是你长辈。”

“我是想说,不如再给贾珠兄弟说一门亲事吧,先成家后立业。”

“你这话倒是点醒了我,他就是婚约被你毁了,这才有了离家清修的想法。”

“倒也不能这么说,这婚约说到底是父母之命,贾珠兄弟的失意主要还是因为落榜。”

贾政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拂袖而去。

这日午后,宫里派人送来了赏银千两,嘉奖贾珫徐州平叛之功。

千两赏银在贾珫屋里还没来得及放进储钱柜,王夫人就领着管家婆子们闻声赶来了。

“大侄子,还是老规矩,半数充入官中,过几日是老太太的七旬之庆,恰好派上用场了。”

贾珫也不多说,爽快地挥了挥手,让她们领走了五百两。

听说这段时间王夫人的脸更阴沉了些,贾珫一见还真是如此。

可能是因为贾珠科举落榜了,还念叨着要去城外清修。

王夫人成日里都憋着一股闷气。

见王夫人气色不太好,贾珫随口客套一番,说道:

“二娘若是身体不适,就不要太操劳了,你的侄媳妇李纨可以协助你理家。”

王夫人听了,顿时脸色一放,说道:

“侄媳妇太年轻了,哪有什么经验,还是安心养胎,相夫教子吧!”

王夫人说着,气急败坏地走了,心里只想着贾珫赶紧滚出荣国府。

“别以为贾珠一时失意了,你们就可以染指管家之权。”

“贾珠迟早进士及第,将来大展宏图。就算贾珠真废了,还有宝玉。”

“宝玉虽然还小,但总会长大,有贾珠和宝玉在,你贾珫休想分走荣国府的家产。”

王夫人的一番心理活动之后,这才平复了心情。

几日后,是贾母的七旬之庆,荣国府上下一片欢喜。

“老太太看着年纪不大,怎么就七十大寿了?”贾珫问。

“什么呀,哪里是什么七十大寿,我的爷,就别胡说了,要不然别人又要笑话一介武夫了。”李纨说。

“不是我说的,我是听府里上上下下,都说什么七旬之庆。”

“七旬之庆,是庆祝第七个十年的到来,这明明才刚到六十岁啊!”

在李纨的细心解释下,贾珫这才明白了,这古人就是反着来,年纪偏要往大了说。

或许是以为,这样就预示着可以更长寿吧!

眼下,李纨有孕在身,不方便出来活动,就在屋里安心养胎。

贾珫命四个丫鬟轮番伺候,好好服侍着。

素云和碧月是李纨的随嫁丫鬟,比媚人和良儿勤快多了。

贾珫独自来到宴厅,却见贾元春跟前的一个大姑娘,看着面生,笑声却唬人。

难得见到贾元春笑得如此欢快,想来是受了那姑娘的影响。

贾珫随即凑上前去,问道:

“这是谁家的大姑娘?都快把荣国府笑塌房了。”

贾元春见问,笑道:

“她是我大舅老爷家的一个妹妹,老太太常笑她是泼皮破落户儿,还叫她凤辣子。”

“我们当然不这么叫她,助她威风,喊她凤哥就行。”

王家祖上封的是县伯的爵位,到了王熙凤的父亲承袭,爵位降到了县男。

初见王熙凤,贾珫已然猜出,贾元春口中的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