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红楼:佣兵百万,陛下因何造反 第32章 封赏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此时,神京城因大夏北方边境战事不利,略显颓败之象。
然而,街上行人如织,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倒也呈现出一片别样的景象。
突然,一阵巨大的马蹄声传来,伴随“八百里加急,闲人速速躲开”的呼喊声由远及近。
刹那间,神京城主道上一片慌乱,行人纷纷向两旁躲避,唯恐惊扰了传令官兵。
毕竟,若在大道中间惊扰了加急传令兵,被马撞了也是白撞,自家还得承担极大责任。
于是,众人急忙散开,那些往日的纨绔子弟此刻也强压惊慌,不敢有丝毫犹豫。
片刻之后,一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背上插着数道黄旗,骑着战马从京城官道疾驰而过。
路上行人见状,议论纷纷。
八百里加急在以往并不多见,虽近一年多因北方大军溃败,神京城的八百里加急多了起来,但军民们仍对此充满好奇。
只听街上行人说道:“不知这一次又是哪里战败了。”
其他人也应道:“是啊,最近尽是坏消息,不是这里被攻破,就是那里被全歼。哎,想我大夏何时竟至如此地步。犹记当年,大夏可是压着北方蛮夷打的,如今才十数年,大夏军竟腐败至此,国门都难以守住。”
旁边他的好友赶紧捂住正在发言之人的嘴巴,说道:“这话你也敢乱说,若被京中那些鹰犬听到,你可就性命难保了。”
随后,那刚刚发言之人自知失言,赶紧闭嘴,四处张望,见无人注意,才稍稍松了口气。
此时,朝中夏明帝正在主持朝会。
下面的官员纷纷汇报着国内大事,不是这里发生旱灾,就是那里河道决堤。
而汇报最多的仍是兵部尚书讲述北方边境事宜,却基本都是坏消息,不是丢城失地,就是损兵折将。
夏明帝坐在上位,对这些情报已有些麻木,他对当下的未来深感迷茫,却不得不强打精神应付朝堂诸臣的汇报。
此时,夏明帝正有些神游天外,大殿外突然传来“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呼喊声。
夏明帝瞬间回过神来,心中一惊,忙道:“快快传进来。”
随后,殿外士兵迅速将外面的传令兵带了进来。
此时,传令兵衣衫风尘仆仆。
被带到殿中后,他直接将牛继宗将军写的奏报捧在手上,说道:“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奏报。”
夏明帝赶紧对旁边首领太监说道:“赶快将八百里加急拿进来。”
旁边的首领太监赶紧从殿上跑了下去,迅速从传令兵手上接过奏报。
查看皇封完好后,便转身朝着殿内走去,然后躬身行至皇座前,恭恭敬敬道:“陛下,奏折臣已取回来,皇印还在,无人拆封此奏折。”
夏明帝点了点头,快速从封套中取出那封奏折,开始快速阅读起来。
在观看奏折之前,夏明帝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双手微微颤抖。
毕竟最近一年来,他接到的尽是战败的坏消息,他真怕这次雁山关的消息也是如此。
若雁门关失守,大夏北大门将被彻底打开,北蛮便可长驱直入,那对大夏将是极大的噩耗。
深吸一口气后,夏明帝缓缓打开牛继宗将军的奏折,迅速浏览起来。
待看到奏折中提到斩杀敌军两万,并且活捉敌军总兵顾伦后,夏明帝脸色大变,原本紧张的神情瞬间变为欣喜。
他一边看着奏折,一边口中喊道:“好,好,好!牛继宗不愧是我任命的大将,果然一出手就为朝廷带来捷报。”
说着,他从皇椅上站了起来,在殿中来回踱步。
下面的大臣见夏明帝如此兴奋,也知道前方肯定有了好消息。
其中兵部尚书立即出列问道:“陛下,不知前方传来了什么消息?”
夏明帝微微平复激动的心情,说道:“刚刚接到雁山关守将牛继宗将军的传信,说他已正面击溃北蛮鞑靼的三万大军,斩杀敌军两万多人,活捉北蛮总兵顾伦。”
下面兵部尚书听罢,心中极为兴奋,连说了几个“好”字。
毕竟这一年来,他作为兵部尚书压力极大,一直接到的都是朝廷战败和丢城失地的奏报,如今终于有了一封捷报,自然让他那极为沮丧的心灵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随后,夏明帝将手中的奏折交给群臣传阅。
顿时,群臣议论纷纷,但与以往不同,此次群臣脸上都写满了激动与兴奋。
等传阅完毕后,夏明帝说道:“此次牛继宗将军率领雁山关守兵击败北蛮数万大军,并且俘获北蛮总兵,大功一件。”
“各位都说一说该怎么封赏吧,特别是其中提到的林凡,听闻其有万夫不当之勇,并且也是他所在的左路大军在战争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