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华夏地理档案 第六章 另一张羊皮地图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羊皮地图里面的内容,你们已经看过了。周教授也跟你们讲过了,我就不再说什么了。从字体来看,周教授拿到的这半张,用到了战国时期的先秦文字,而我拿到的这半张,则用的是楚国的文字。由此可见,这本羊皮地图的作者与战国时期的秦楚两国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掌管着巫术的祭祀。也只有他才能让羊皮地图顺利的落入到现代人的手里。”
那乌米老人说着,进了里屋,在睡觉的那屋里翻了半天之后,拿出了一个石盒,初九一看这石盒,心里非常的激动,这个石盒,跟自己得到的装羊皮地图的石盒一模一样。那乌米老人打开了石盒,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那张羊皮地图取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周教授见状,也把牛皮纸袋里的羊皮地图拿了出来。将这张地图与那乌米老人的那张地图并排的放在了一起,两张地图放在一起之后,众人纷纷低头观看,一张完整的古代地图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我们先说说这个羊皮地图吧!这两张羊皮地图合在一起,正是当时完整的华夏地理。只不过当时的华夏,远没有现在的国家这般的幅员辽阔而已。无论是最初的大禹划天下为九州,还是后来的周朝分封的诸侯国,都在这张完整地图里得到了体现。”
“与当时的地图不同的是,这张地图,是那些掌管祭祀的神职人员,结合了很多存在在《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精心绘制的。其出现都基于河图洛书的理论。其中的一些个密密麻麻的点,正是一些很重要的点,相传,只要找到了其中的某个点,然后再结合天象,在一定的时间点下,虔诚祭祀祈祷,会得到某种沟通天地鬼神的能力。”
那乌米老人讲的很慢,尽可能的用通俗的语言将地图上的文字加以详细的解释。“当然,在现代人看来,这里面有很大的迷信成分。让人很难相信,但在我看来,却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所以说,这张地图,对普通人来说,其价值也仅仅是一种先秦文物的价值,而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却是无法衡量的。”
初九没想到这么一整张羊皮地图,竟然包含着这么多的玄机。正如那乌米老人所言。现在初九看这张羊皮地图的价值,无非就是无意中得到的一个文物而已,他倒是不希望通过这张地图,获得沟通天地的能力。毕竟战国时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其中的地形地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及时没有很大改变,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之下,找到一个确切的点也极不容易,除非地图上标的这些点,都存在与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否则的话,任谁也不会轻易地去寻找,更何况,里面的内容,在现代人看来,完全是一种迷信。
不过,乌米老人有一点说的对,对于她这种人,地图上的内容或许很具有吸引力。闲聊的时候,那乌米老人讲过,先人开始群居,有了首领之后,依然对自然充满着畏惧,意识依然蒙昧,所以想通过一种方式获取上天或者说是自然的信息,这才有了祭祀活动,随之诞生了巫术。
其实这些,初九在很多资料书籍上都有看过,今天老人的一番讲述,让他对巫术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的清晰、深刻起来。对于巫术,初九一直就觉得巫术并不是仅仅是与鬼神沟通,也会有趋吉避凶,寻医治病的能力,这种能力有种专门的名称叫做祝由术。
另外,同西方的魔法一样,巫术同样有白巫术跟黑巫术的区别。白巫术,又叫吉巫术,讲求保护自身,驱灾辟邪。细分起来,又有生育巫术、婚恋巫术、生产巫术、辟邪巫术、治病巫术及丧葬巫术种种。其中,在很早以前的北京,人们常常提及的“拴娃娃”,就属于白巫术里面的生育巫术。
黑巫术就很好解释了,往往是以心术不正、加害别人为特点实施的巫术。像诅咒、毒蛊、还有扎小人之类的,都归为此类。另外一种黑巫术就显得有些让人难以辨别了,像此前说到的赶尸,就很难界定,有的人认为这属于白巫术,而有些人,则是认为是黑巫术。因为赶尸里面有种驭尸之术,就有加害别人的嫌疑。先前碰到的那个王半仙,就是用了这种巫术,险些害死初九跟白薇,后来又险些害死大鹏。足见其心狠手辣。
施展这些巫术的人,名字就千奇百怪了,在古代,有文化的女巫才被称为“巫”,男巫师则是被称为“觋”。巫师的称呼,其实是一种外来语。
在民间,人们往往不会用“巫觋”称呼这些会巫术的人,比方说在这湘西,人们称其为“瑞公”,有的地方则是称为巫婆、神汉之类的。而在东北地区,则是被称为萨满。
关于巫术的知识太多太多,初九也只是了解了这么多。话题重新回到地图上来,他们面前的这张地图,倒更像是一种巫术地图,或者叫做,初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个更合适的称呼。
那乌米老人一席话说完,众人都低头沉默不语,消化着刚才的知识。半天之后,周教授打破了沉默的气氛:“我当时给你们讲羊皮地图的时候,也仅仅是从历史的讲了一下,今天那乌米给你们讲的,却是从另外一个古代文化角度讲的。里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