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华夏地理档案 第三章 夜宿荒庙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看白薇紧张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又联想到刚才聚会时她的不自然,初九也不由得有些担心,忙问她具体是怎么回事。白薇深吸了一口气,从毕业那年的不辞而别开始讲了起来。
白薇与跟初九一样,都是农村人。只不过她的老家属于太行山区,在豫晋的交界处,村子周围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每到春夏之交,各种色彩斑斓的花朵争相开放。如果放到现在,绝对是一片旅游胜地。只是当时情况不一样,环境虽好,生存环境而言稍微有些恶劣。
好在村子的民风还算淳朴,左邻右舍的遇到点什么事情,都会相互帮衬着。不像现在的都市人一样,住了半年,都不见得能知道对门住的是男是女,几口人。
转眼间,白薇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那时候的小学,并不是每个村子都有,往往是几个村子共用一个小学。所以,白薇他们村跟其他邻村的孩子,每天都会步行五六里路去上学。在白薇的邻村,有个名叫石头的小伙子,是白薇的同桌,自打俩人相识之后,石头每天都会在一个岔路口等着白薇,俩人一起上学放学。平时也对白薇照顾有加,隐隐有种青梅竹马的感觉。
说来也巧,他们俩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到了高中以后,石头更是对白薇照顾的无微不至,高中时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因为两人几年的相处,石头在情感上对白薇有了一些变化。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这石头对白薇有些心思,白薇自己也能感觉的到,但是她对石头没那种感觉,他对石头的情感,更像是一种亲情,一直把石头当哥哥看待。略显拘谨的石头见白薇如此的表现,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把对白薇的爱慕之情,深深的藏在了心底。
后来,白薇上了大学,石头意外高考落榜。落榜之后,石头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去了当地的县城打工。县城十几公里外就有一条专门的运煤道路。石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运煤车辆,觉得运煤这个工作好,心中有了主意,学了驾照,开起了运煤的货车,往返于豫晋两省之间。久而久之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关系也慢慢的疏远了。
两个人再次产生交集,是在白薇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的夏天。有天白天,白薇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石头跟伙伴载着满满的一车煤炭,经过某个比较崎岖的山路的时候,刹车突然失灵,撞上了崖壁,成吨的煤炭全部倒进了驾驶室中。石头没能从驾驶室里逃出来,就被煤炭活活的砸死了。而与他同行的伙伴,却在这次事故中失踪了。
听到石头的死讯,白薇的心里也十分的难受,当天就请了假,坐上火车,到了石头的家中。石头的父母在自己儿子死后,悲痛欲绝,天天以泪洗面。白薇见此情景十分心疼。想到石头以前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于是回家后跟父母商量,照顾石头父母一段时间。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就过了一年,在白薇的悉心照顾之下,石头父母两人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
话说这天是石头的忌日。白薇准备了瓜果祭品,跟石头的父母打了声招呼后,独自一人出门去给石头上坟。临出门的时候,天气还算晴朗,等白薇摆上祭品,待了一会儿,准备收拾东西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天阴沉了起来,而且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很大的雾气。
白薇有些害怕了,赶紧收拾了祭品往家赶,可周围的雾气实在太大,走了一段时间后,白薇发现自己走的路不是回家的路,周围的环境十分的陌生,自己已经迷路了。自己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荒山野岭之中。眼看天色将晚,白薇环顾了四周,发现不远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心想顺着小路走,或许能找到人家。
谁知道越走越觉得不对劲,顺着蜿蜒小路走了半个钟头了,怎么离村庄越来越远了。此时天色已晚,周围一切都暗了下来。白薇心里害怕了起来。停下了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心神,使劲的睁眼看着周围的环境。发现前面有个不高的山坡。于是爬上了山坡四处张望,前面不远处依稀有个建筑的轮廓。心中一喜,从口袋里取出了手机,打开了手电筒功照着路,往远处的建筑走去。
手电筒的光亮虽弱,在如此空旷的野外里却能带来一丝慰藉和安全感。白薇毕竟是山里出来的姑娘,体力还真是不错,又走了一段路后,建筑的轮廓清晰了起来,原来是一座破庙。
白薇顺着眼前的青石小路往破庙走去。走到近前,发现庙门半开半掩,掩着的庙门斑斑勃勃,上面还有一道道动物的抓痕。另一扇门,则是无力的躺在了院子里,门板更是破旧不堪,残缺不全。
白薇站在庙门前,借着手电的光亮,巡视了一番。只见院中只有一间正殿,正殿门前,一个硕大的香炉屹立在庙院中。院子四周长满了齐膝的乱草。仅仅在正殿跟庙门中间,一条青石板路诉说着破庙的沧桑。
看着眼前破败的景象,白薇有些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进去呢?可四周又没有其他的地方落脚,不进去又能去哪里了。想了又想,她一咬牙,踏进了这座破庙之中。进庙之后,她边走边观察,发现两侧的院墙墙皮已经剥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