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都市小说 > 华娱,我拍电影只为玩最新章节 > 35、下画,一战成名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华娱,我拍电影只为玩 35、下画,一战成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环形使者》上映的第4周,排片顺势开始降低。

票房也在下降。

但平均每天还是有两百多万的票房。

尤其是元旦三天,票房竟然略有抬头。

元旦结束,电影上映期结束,顺势下画。

电影上映的最后9天,拿下了2245万票房。

加上此前的1亿5,280万票房,合计票房1亿7,625万。

一个恐怖的数字

堪称奇迹。

外界媒体再次疯狂。

“600万成本,撬动了1.76亿票房,《环形使者》赢麻了。”

“30倍的回报,他是怎么做到的!”

“震惊,新人导演秒杀一众老牌知名导演。”

“震惊,三位知名导演围剿新人导演失败!”

“贺岁档最大黑马出现,竟然是他!”

“新人导演杀穿贺岁档!”

秦天一战成名。

张国师,陈大诗人,刘振伟等大导演成了他的垫脚石。

《无极》上映20天,票房才堪堪来到了1.5亿。

后劲不足,每日票房降低到百万左右。

远远达不到大诗人的预期。

外界对这部电影也是争议很大。

《情癫大圣》上映13天,也只拿下了3,000万的票房。

已经确定亏到姥姥家了。

张国师的《千里走单骑》已经拿下了1,500万的票房。

作为一部文艺片来说,取得这个票房也是挺不容易的。

媒体跟电影界纷纷在预测,《无极》的票房会走到哪一步。

能不能超过《环形使者》。

投资回报方面,肯定是不如人家了,就看票房了。

没人会想到,新人导演的电影竟然成了知名导演成功与否的标杆。

可以预见,未来数年,《环形使者》跟秦天,都将会是导演界的噩梦。

······

电影下映的第一时间,秦天就在计算自己能拿到多少钱了。

刨除掉3.3的特别营业税,582万。

以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881万。

剩下的16162万,是可分账的票房。

在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跟院线分账57%,大概是9212万。

中影提留2%的发行代理费,大概是323万。

剩下的41%,也就是6627万,归属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

然而,还要从这些票房里拿出12%的代理发行费,给到伯纳。

因为电影发行是伯纳负责的。

这个数字是795万。

电影宣传的时候,伯纳拿出来了五百万。

这个钱也是要还给伯纳的。

所以,真正能分的钱,就只剩下了5332万。

这个数字,也就占了电影票房的30%。

由此可见,电影要想不亏钱,票房要达到投资的3.3倍以上才行的。

当然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也是可以弥补票房收入的不足的。

有些文艺片,一旦拿到了某些国际奖项,卖版权也能回本。

按照秦天跟伯纳签订的阶梯票房分账模式,秦天能拿到60%的票房分成。

也就是说,他可以拿到3199万。

05年的几千万,可是能顶后世几亿,十几亿的。

加上卖出去的版权,想想就美滋滋···

难怪那么多人要投身电影行业。

一个月的拍摄期,收获1.76亿的票房。

足足五千多万的利润。

是投资额的九倍。

要知道,宁昊的《疯狂的石头》,也才三倍利润。

就这,已经让他晋升成为国内有名的商业电影大导演。

《环形使者》足以秒杀他。

说起来,他能拿到这部电影60%的票房分成,还是利用了伯纳的认知错误,才能让他们拱手让出了60%的票房。

没人会想到,一个新人拍的电影会成功。

即便成功,不亏钱就不错了。

能有九倍回报,简直不敢想象。

估计这会伯纳的于东心都在滴血。

不过,即便是伯纳只能拿到40%,那也是足足有2132万。

回报率三倍多。

想来伯纳该知足了。

事实上,在经历过一开始的心疼之后,于东也就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