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混沌的蝶翅 第二节 消融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是美国的南极科考站,这座科考站的研究包括冰川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高层大气物理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生物医学研究。近年来,大多数冬季科学家都为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工作,或者为南极望远镜等低频天文实验工作。
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中的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学系的哈雷教授正在负责南极方面的生物医学研究,在南极期间,哈雷教授发现了许多冻原环境下的特殊的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以及南极生物对能量储存有所了解,但是哈雷教授发现南极的微生物活动程度正在逐渐地上升加剧,以至于达到了不正常的数值,而在最近的生物切片中,总有一种微生物出现在他的显微镜之下。
“快来看,这是什么东西!”一位美国科考队员说道。
“看起来像是企鹅的尸体。”另一位美国科考队员说道。
“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腐烂程度?”
“对啊,这尸体上貌似也没有被啃食的痕迹,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怎么会有腐烂程度这么高的动物残骸呢?”
两位美国科考员觉得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于是切下了一些残骸,准备交给哈雷教授研究。
哈雷教授站在他的工作台前,头偏着,静静的注视着充斥着暴风雪的窗外。他可能还在想着为什么南极的一些微生物会有这么活跃,也可能想着他的两位助手怎么还没有回来。
南极的气候是反复无常的,而南极的风暴更加让人不寒而栗,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
哈雷在法国南极观测站“迪尔维尔”曾看到气象人员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于蒲福氏风级17级下限的1.78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下限的3.18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
“哈雷教授!哈雷教授!”两位队员喊道。
“哦!回来了呀,有什么事吗?”哈雷教授说。
“您快来看看这个。”
“这是?”
“像是企鹅的残骸,但是尸体上并没有被啃食的痕迹,但腐烂程度很高,我们两人带了一部分回来。”
“哦?!”
哈雷叫这两个助手在实验室准备一下,准备马上观察研究。
“你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太奇怪了!”一位助手说道。
“可不可能是微生物的作用,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了,而且你应该觉得南极的风才是最奇怪的吧,刮得我眼睛疼。”另一个助手说罢便揉了揉眼睛。
哈雷教授来到实验室,看到两个助手已经准备就绪,正准备开始做实验,忽然哈雷愣了一下,大约六秒钟左右,他的助手们见状也很是疑惑,但都没有出声。
哈雷教授淡定地说道:“都穿上正压防护衣,打开紫外线灯。”
“好……好的教授。”他的两个助手说。
“怎么会要求穿正压防护衣呀?那东西已经很久没有碰了,只有在P4级生物实验室才会用到,虽然这是有些奇怪但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吧。”
“谁知道呢,也许是教授太过于谨慎了吧。”
三个人穿着正压防护衣,在明亮的灯光下开始作业,站点的四周暴风大作,好像没有一丝容忍生命的存在,而在实验室内,只有机器运行的声音,却又显得格外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