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教书育人,我被全网十里相送! 第6章:你现在管我?没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老村长瞅了瞅张兴国。
愣了一会神。
“他要笔和纸干什么?”
“难道…,难道要立遗嘱?”
想到这,老村长顿时觉得很是晦气。
“呸呸呸!”
“活的好好的立什么立!”
“再活个十年二十年的绝对没问题!”
老村长亲眼见着张兴国身体一天天的消瘦,脸色也逐渐蜡黄,病情不断的恶化着。
也知道按照张兴国现在的病情发展,早晚会有一天离开的。
但也坚信着会有奇迹发生的。
或许这就是在自我安慰着。
可转念一想,
“他立的遗嘱是给谁呢?”
从老村长打小能记事开始,就没听说过张兴国提起过自己的家人。
更不知道张兴国是哪里人,怎么来到他这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穷山村。
路难走,吃水难。
就连知道青山村这个地方的人都不愿意来。
而且他来时就背了个包,连个行李都没有,几十年过去了,也没有存款,也没有房子。
遗嘱又能有什么牵挂的呢。
这时,
“快拿来啊,想啥呢!”
张兴国等了一小会,见老村长还是愣神呢,打断道。
“呃…”
“给!”
老村长连忙从李雪的手中接过笔和纸递给他。
“合计啥呢,毛毛叨叨的!”
张兴国接过后,嘴中碎碎念着。
现在他自己可顾不上老村长是怎么个情况,回头再说。
随后,张兴国将目光转向了刘鹏飞。
“孩子来,我今天教你点数学。”
啥?
老村长只见他边说着边将纸张展开。
看样子接下来就要在纸上写写画画了。
老村长一下子回过神来。
不是立遗嘱?
而是要教书!?
还是在什么教学器材都没有的家中教书。
更是在晕倒、吐血还没恢复好身体的情况下教书。
老村长顿时就急了。
“您现在不能教书!”
一副长满老茧的手直接按在了纸上。
老村长双眼与张兴国对视着。
李雪见二人对视的目光都能激起火花了。
心里害怕的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刚刚二人面红耳赤的争论就已经让自己心惊胆战。
她也知道老村长这行为是了张老师好。
但是张老师的脾气性格她也是知道的。
要是再把张老师惹怒,那对控制他的病情十分不利。
而张兴国见福贵这般阻拦,是动真格的了。
自己再不争取一下,估计以后也没有机会了。
“当初我劝你不要冒险凿渠通水,你听了么!”
此话一出,
周围的百姓像被突然想起一段艰难的往事所惊醒一样。
齐刷刷的将目光向老村长转移。
是啊,
当初我们青山村是全市,乃至全省最穷的村,不通电,更不通水。
常年干旱,庄稼不长,没收成。
百姓们饭也就不够吃,更别提有多余的收入了。
娃们更上不起学。
要是没有老村长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带领相亲父老跨过三个村,绕三重大山,穿三处绝壁,越三道险崖,修建一道万米水渠的话,现在青山村的生活状况难以想象。
如今的青山村还没有脱掉贫穷的帽子,但至少吃的不再是包沙饭。
修水渠的一幕幕画面在老村长的脑海中不停的闪现。
张兴国的一句话彻底戳中了福贵的命脉。
用力按在纸张上的手指尖,慢慢的向手心缩回。
心想着,“自己当时那是信不得老一辈所说的青山村没有水,是因为山神的原因。”
“我命由我,不由天!”
年轻气盛的他,不听张兴国的劝阻,做好准备再去找水源,修水渠。
也因为这,没有做好准备,多次独自一人山上,差点丢了性命。
每一次上山,都是走在生命的悬崖边上。
“但用自己的生命,能够换来青山村后代子孙的衣食不愁,也值得。”
“可正因为自己的脾气,信念和张老师是一样的,更不能让张老师拿命去教书。”
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