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都市小说 > 家乡记事最新章节 > 小时候的生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家乡记事 小时候的生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当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80年代的童年生活如同一幅温暖而质朴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那是一个物质并不充裕,却充满简单快乐的时代,没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没有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和线上娱乐,然而,那些纯粹的日子,却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一、难忘的校园时光

80年代的校园,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清晨,阳光洒在简陋却整洁的校园里,孩子们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校门。教室里,摆放着略显陈旧的桌椅,黑板擦得一尘不染,散发着淡淡的粉笔灰气息。

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翻开课本,开始一天的教学。那时候,没有多媒体设备,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知识传递的桥梁。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学生们则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做着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会毫不犹豫地举手提问,课堂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光。大家像放飞的小鸟一样,飞奔出教室,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有的同学在跳绳,五颜六色的跳绳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编织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有的同学在踢毽子,毽子在他们的脚尖轻盈地跳跃,发出清脆的声响;还有的同学在玩弹珠,小小的弹珠在地上滚动,承载着孩子们的欢笑与梦想。校园的角落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带来的小零食,那简单的快乐,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二、放学的欢乐时光

放学后,孩子们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做完作业,便是自由玩耍的时间。在那个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孩子们的娱乐方式丰富多彩,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跳皮筋是女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三五成群的女孩,将长长的皮筋拉开,一边唱着欢快的歌谣,一边在皮筋间灵活地跳动。“小皮球,架脚踢(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这些歌谣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大街小巷。男孩们则热衷于打弹弓、滚铁环、捉迷藏等游戏。打弹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他们精心挑选弹弓架,用皮筋和自行车内胎制作弹弓,然后四处寻找合适的弹丸,瞄准目标,发射出去,体验击中目标的成就感。滚铁环是一项考验平衡能力的游戏,孩子们手持一根铁棍,推着铁环在街道上奔跑,铁环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捉迷藏则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孩子们在大街小巷、庭院角落寻找藏身之处,紧张而又刺激。

除了这些传统游戏,孩子们还喜欢去大自然中探索。春天,他们会去田野里放风筝,看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感受着春风的轻抚;夏天,他们会去河边捉鱼、摸虾,在清凉的水中嬉戏玩耍,享受着夏日的清凉;秋天,他们会去果园里采摘水果,品尝着香甜的果实,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冬天,他们会去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欢快的脚印。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场,给予他们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三、邻里之间的温情

在80年代的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关系格外亲密。那时候,人们大多住在平房或单位分配的家属楼里,邻居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之间充满了关爱和帮助。

每天傍晚,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却温馨的晚餐。饭后,大人们会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或楼道口,一边乘凉,一边聊天。他们谈论着家长里短、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耍,一会儿跑到这家串串门,一会儿又跑到那家凑凑热闹,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如果哪家遇到了困难,邻居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记得有一次,隔壁的张奶奶生病卧床,子女又不在身边。妈妈得知后,每天都会去张奶奶家帮忙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其他邻居也纷纷送来水果和生活用品,给予张奶奶关心和照顾。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张奶奶的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这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暖,让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四、热闹的传统节日

80年代的传统节日,总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开始准备。大人们忙着采购年货,购买新衣、鞭炮、春联等;孩子们则帮忙打扫卫生、贴窗花,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饭后,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拿着鞭炮跑到院子里玩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划破了夜空的宁静,也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孩子们则会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虽然数额不多,但却让他们兴奋不已。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