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惊悚鸿哲1 第一五九章. 否则不会2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虚惊一场,林嘉欣感到这两天总是恍惚,爸爸在天上看到自己这样也不会安慰的,自己再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他隐约觉察到有一张无形的网等待着自己。
他调整了一下心态,打开话筒里那张爸爸从烟盒上撕下来的纸条:春回傲雪寒,子夜月照田。林嘉欣一看就知道是爸爸习惯的写诗手法,这是什么意思?是凶手的名字?他把每个字都拆开重新组合,没有结果!他又把字头字尾连起来读,还是不明白!他开始分解句子:春回大地,傲雪寒梅,子夜为半,田为农,月照田无法组合成字,连起来就是:大地梅(没)半农。半农是什么?取“农”字一半?怎样拆解都不成字,是和“大地梅”三字组合?
第二天,一夜没睡的林嘉欣红着眼睛来上班,却赶上公司筹划文化沙龙活动,因为后天是公司成立五周年纪念日,总经理周凯找到他,看着他熬红的眼睛,和蔼的说:“小伙子,你爸爸的事我听说了,你要振作啊!听说你的文笔不错,后天的沙龙你要参加啊,所有的员工可以各显其能,诗词绘画等等,公司还设立了奖项,奖金不菲哦,你好好准备准备。”周凯很少直接关心员工,这次让林嘉欣着实感到温暖。
林嘉欣也知道,自己是应该从阴影中走出来了,要活在现实中,要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可一想到爸爸的死因不明,林嘉欣又陷入了那张字条里——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写明真相呢?林嘉欣的脑子顿时清晰了,只能这样解释:有可能别人看到或防止别人看到!这个“别人”一定是害爸爸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爸爸一定知道自己随时都会被对方发现,那时,爸爸一定已经受了很重的伤,否则,不会不知道IC卡电话是可以不插卡就能拨打110的。林嘉欣想象着垂危的爸爸,哭起来……
一会,林嘉欣擦了擦眼睛,他知道,这段时间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象此刻大脑清醒时候不多,要按现在的思路继续分析下去,有可能会找出真相——按照公安局的调查方向,爸爸从工厂出来在人工林处扔下自行车,却进入林中而横穿公园来看,爸爸很可能看到什么而被对方追杀,最终爸爸从公园的另一端跑出来,在公用电话旁没有打电话而给自己留下字条,一定另有隐情。
想到这,林嘉欣的思维跳跃起来,爸爸是中枪死的,无论哪个国家,能非法动用枪械的事件一定是性质很严重的,难道爸爸目睹了杀人场面而对方想灭口?或是爸爸身上带有对方很需要的东西?爸爸当时的位置是在林中,是在看什么场面吗?
林嘉欣头疼得厉害,拼命的揪着自己的头发,他跑到水龙头前,用冷水冲刷着胀痛的脑袋,他把头泡在水池子里——公安局勘察现场时,只发现轿车轮胎痕迹和几滩血迹,流血最多的地方就是爸爸自行车旁,但不是爸爸的血液,是爸爸把别人杀了?林嘉欣摇了摇头,他是不会相信爸爸杀人的。会不会有人临死前交给爸爸什么东西?可是,那个人的尸体呢?
林嘉欣打开那张字条,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就是,一定要走一次爸爸横穿大自然公园走过的路线。
3.追查真相
下午,林嘉欣请了半天的假,从爸爸的化工厂开始,步行到那片人工林,再从林中穿越到公园里。公园里有很多条石板路,他想象着受伤的爸爸一定会走最短的路以节省时间,林嘉欣踏上一条小路。“春回傲雪寒,子夜月照田。”他嘴里轻轻的念着,慢慢的向前走。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袭遍全身,似乎有人跟在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窥视自己,他猛地转过身,却一个人也没有。
前面是一块很大的空地,中央建有一座三层高的仿古石塔,石塔周围铺着整齐的步道板,一群鸽子在那里觅食,不时的被观光游客拍到相机里。
抬起头,林嘉欣发现塔上刻有苍劲的“干枝塔”匾额,他的心突突跳起来,他无暇考证塔名的来历,只知道“春回傲雪寒”有所指了!很多人都知道,春天回来是指春暖花开,能够寒冬傲雪的,只有青松和梅花,整句的含义就是:严寒中的春天是梅花开。梅花无叶或少叶,也称“干枝梅”,面前的“干枝塔”又是爸爸走过的路线,一定是这里了!
林嘉欣控制着激动的情绪,那第二句“子夜月照田”怎么解释呢?他平复一下心情,登上干枝塔,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木,哪里有田地呢?林嘉欣趴在栏杆上理着头绪——子夜就是半夜,那是爸爸出事的时间,月照田?根本没有田地,月光会照到什么呢?难道只有晚上才会看到田地?不会的!他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字面的“田”字是由四个“口”或两个“日”组成的,会不会是比喻形状呢?
林嘉欣搜寻着周围和塔里的每一处建筑和图案,结果令人失望。他从石塔上下来,仰头从塔尖看到地面,发现只有围栏由“口”字组成,他飞跑上去,仔细检查着每一处围栏,三层围栏都没有线索。他忽然想到,如果爸爸走到这里之前就已经受伤了,他是不可能爬到石塔上去的,对,一定是在地面或距离地面不是跟高的地方!
林嘉欣坐在地上,眼睛苦苦搜索着附近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