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九零考古之手札 第八章 运也!命也!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周楚凝销声匿迹了几天之后终于在周日的午后拨通了苏长庸家的电话。
苏筱晚急匆匆赶回房间接起电话:“楚凝,怎么样?项目有消息了吗?”
周楚凝气息孱弱道:“安娜,不好意思,我病了好几天,光在医院打吊瓶了。”
这下苏筱晚顿觉十分抱歉:“怎么不早说?在哪家医院呢?”
“没事,没事!现在好多了。我这边来往的人杂,你就别过来了。我打电话就是想问问你对文物修复有没有兴趣?我想着你那项目一时间不好找,不如先做点文物方面的功课,也就不算浪费时间了。因为正好最近有个搞修复的专家正在文物局赶一个秦代的项目,说是想带两个徒弟,你有兴趣的话,我给你引荐一下,你可以去参观学习学习。”周楚凝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有点气喘吁吁的。
这机会说好不好,说坏不坏,不是很在苏筱晚的需求上,可周楚凝病中都惦记着她苦等也是浪费时间,这么热心的给她找了个机会,推拒也不好。
再加上苏筱晚本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确实也有心和国内的同行交流交流经验,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苏筱晚本来打算第二天先去文物局看看,搬家的事可以等等再说,可躺在床上想了想白天跟她二伯去后院的事又深觉得还是尽早搬出去为好。
这一夜,苏筱晚在如何跟她二伯谈搬家一事上纠结到了大半夜,几乎是看着时间熬到了天亮才稍稍闭了闭眼。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苏长庸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拒绝的。
“那种单位的宿舍哪是你这种外国长大的小姑娘住的地方,别听你那个中国朋友瞎说,还是老老实实住在二伯这里,再说我这儿到文物局坐公交也就几站地。”
对于苏长庸来说,苏长风的去世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他多年以来的遗恨,而且眼前这个长风的独女正是他希望填补自己那点尚未泯灭良知的绝佳对象,放走了她不就又把自己推进了地狱?
可惜很多事他不能对苏筱晚言明,当然都说出来也许他连充当一个温情脉脉的二伯的机会也没有了。
但是该尽心的地方他还是不想放弃,看着这个姑娘留在这个家里,他也感到了一种久违了半生的亲情,特别是那种有孩子陪着自己吃饭的温馨,让他非常不愿失去,这个时候苏筱晚说要搬走,他自然是不能同意的。
苏筱晚看她二伯如此坚定也不好执意强求,只说此事暂时不提,不过文物局那边她是一定要去的。
苏长庸劝说还算有效,他侄女的这个条件当然也就痛快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苏筱晚比苏长庸起得还早,匆匆吃了两口早饭就出门去了。
苏长庸站在大门口看着渐行渐远的苏筱晚,有一种送走了自家孩子的怅然若失,摇了摇头方才回了家,带上了他家的大铁门。
也是这日清早,沈魏风也起了个大早,拿着从红霞副教授那里得来的地址,准备先去她推荐文物公司打听打听消息,然后再去联系一下她提到那个“安娜”。
这家文物公司在市中心的闹市区,楼宇之间遍布大小巷子,红霞给的地址不够详细,沈魏风前后转了几条深巷才找到门牌号。
这是家公司?沈魏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斑驳的铁门很是有年头了,门框子上挂了个木头牌子,刷的白漆掉了好多块,字也不全,沈魏风靠着干考古拼凑和索引的能力才勉强读出上面的字。
应该就是这里!沈魏风鼓起勇气敲响了铁门。
刚拍了两下,一个二楼的窗户里探出个脑袋:“大清早,敲什么敲!”
苏长庸这时正在屋里补早起的回笼觉,听到有人拍门自然要气得跳脚。
沈魏风抬头一看是个半秃的老头,满脸的起床气。
“你这人怎么这么笨!有门铃!”老头儿奚落起沈魏风来。
沈魏风这才注意到门框上是有个暗红色的门铃,由于上面腻了层黑油,所以没注意到。
用力一按,门铃发出一声极大响声,沈魏风觉得这音量简直可以把整条巷子叫醒。
果然,略等了等院门就有了响动,铁门被“吱”地拉开,眼前正是那个半秃的老头儿。
沈魏风没想到院子的主人就是他,惊讶地不知道说什么好,苏长庸倒是反应很机敏,不耐烦地问道:“找谁?”
可不等沈魏风答话,老头儿突然又堆起笑来打招呼:“王姐,这么早,买菜啊!”
沈魏风一愣,发现老头儿的目光在自己身后,扭头一看,才发现苏长庸打招呼的对象是一个颇为俏丽的老太太,打扮地很是精致漂亮,正拎着菜篮子从他身后走过。
老太太也满面春风地冲着老头打了个招呼:“老苏,早啊!”说完也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风韵十足地往巷口另一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