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灵异小说 > 救命,我只是演员最新章节 > 第12章 香忌两短一长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救命,我只是演员 第12章 香忌两短一长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接下来几天的拍摄外景地都是位于半山腰的一座废弃道观,该道观的建造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清初明末,由当地几个村子的村民自发捐资建造。

据县志记载,当年瘟疫横行,几乎全村染疫,钱耗光了,病还没治好,每天都有人死掉。仅有的几名大夫也不幸丧命疫病,如此可怕凶猛的瘟疫,使得当地知县决定将所有染疫的人赶到一处,然后付之一炬,彻底消灭这场瘟疫。

固然残忍,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倘若让他们流窜出去,将疫病散播出去,那么瘟疫就不止出现在附近几个村子。

不论是为了自己的项上人头还是为了其余几个村的村民考虑,这些染病的平民百姓都得死。

时逢云游天下的一位道长途经此县,听闻疫病横行,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于是找到知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最终,知县给了他十天时间。

道长耗尽所有,采购了一批草药,孤身前往。

十天期限只剩下不到一个时辰,道长终于以一己之力成功控制住了这场瘟疫,但自身却因为救治不及时,落下了终生咳血的病灶。

被这位道长治好疫病的村民们念其再造之恩的天大功德,立生祠,凿石像,树长生牌,供后来者瞻仰供奉。

随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历时三个月,于山腰处建起一座道观,供道长休养修行,让其接受百家香火的感恩供养。

从道观门口朝下望去,可以清楚的看到附近的每一座村子。

历经的代变迁,山石洪涝,山脚下早已不复往昔,所有人都各奔东西。直到距今一百多年前,在外经商有成的一位背井离乡的村民,返回故里,将此道观买下,并斥巨资修复,想着从此以后在此处养老。

只是时代动荡,最终不得不携家眷离开,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有人说,他们已经死在战乱当中,也有人说并没有死,只是逃难时被冲散走失,还有人说,他的后代在抗战时为国捐躯了,更有人说他的后代被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家伙抄家,死在狱中。

众说纷纭。

在筹备期间,外联制片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找到了那位商人的后代时,那人以为外联制片是骗子,直接挂断。

在外联制片锲而不舍的攻势下,甚至亲身飞往大洋彼岸与他约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官方盖章的资料文件,这才让他相信。

最终也是如愿以偿的获得授权,对方一分钱没要,只要求将祖祖辈辈的那段经历写进剧本。

只希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前人后代们知道,他们真正的家在哪里。不论身在何地,永远都不要忘了家在哪里。

道观后来修复的用料很讲究,腐朽倾塌的地方整体很少,大殿倒塌的地方,全都神奇的避开了那座受人供奉,褪去色彩,显露泥色的道长泥塑。

根据需要,除草修缮,保留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

8点04分,一众演员爬山,抵达道观。

跨过大门,迈入院子,迎面一座半人高的炉鼎横亘在前。宽口圆肚,无耳三足,鼎口直径约有一米。

这是道具组照着原著描述设计的炉鼎图纸,拿铁皮焊接而成,后喷涂铜漆,漆干了之后做旧,看起来就有一股厚重感。

光从外表来说,根本看不出来和真正被风吹日晒几十年的铜制鼎炉有什么区别。

入乡随俗,遇佛烧香,遇道稽首。

大家先后打个稽首,求个心安。

直到一名道士打扮的老演员拿过助理递来的香,显然是提前准备好的。他叫白秦洪,小时受父母影响信佛,后不知为何改信道教,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此次出演的是苏禾的师父全海道人,如此恭敬,倒也不足为奇。

他将三支香点上,左右摆灭明火,登时青烟袅袅升起。

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

只见白秦洪神色庄严,双手四指交叠,举香与胸高,眉与香头平。

躬身敬礼三次,闭目不语,片刻后睁眼,上前三步到鼎前。

右手执香并挽左手袖口,左手取一支香插在炉鼎正中,取第二支香插在第一支香的右边,距离不过一寸,以表示“寸”诚信。

第三支香插第一支香左边,同样不过寸。

三支香平直一线。

双手合十击掌,转抱拳,躬身行礼。

至此礼毕,绕过炉鼎往正殿走去。

叶清上前做稽首礼,双手抱拳举到眉眼齐平处,微微躬身,抱拳随之与腹齐,复又将抱拳眉眼处,低声道了一句:“福生无量天尊。”

毕竟亲身经历过灵异事件,是以比其他人更为尊重这些虚无缥缈的存在。

“啊呀,这香好像灭了一根,质量好像不太行啊。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