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军工:1950,开局上交核弹 22:制造完成,开始测试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81杠的主要部件由枪刺,枪管、瞄准具、弹匣、活塞、机匣、枪击、复进机、击发机、枪托及附品等组成。
81式无疑是优秀的,就连“枪王”卡拉什尼科夫都曾称赞:81式是AK最好的改型。
生产出来时,经历了严寒、酷暑、风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非常严格的条件考验,也经过部队装备作战的实践,故障极少,精度还比AK和56式高。
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对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
首先得加长枪管以提高射击精度,然后要调整气体操作系统以稳定枪身反冲,同时还得增加了可调整的准星和照门,使射手可以更准确地瞄准。
不止于此。
为了让这款枪更适应现在兔子的百难局面,苏清风还准备利用不多的设备,生产第一批夜视器和光学瞄准镜。
这两样东西需要的科研值不算多,但技术难度挺大。
苏清风估算了一下,哪怕全力以赴,每个月也只能生产200套这样的附件。
远远不够。
思索之后,苏清风又开始打起了枪榴弹的主意。
81杠是可以发射40毫米枪榴弹的。
因此,确实光学瞄准镜跟夜视器的量产可能性为零之后,他就把40毫米枪榴弹的技术丢给了薛梦颖。
让她去负责。
苏清风自己,则把所有时间全部用来研发81式和84毫米无后座力炮。
五一军工厂的生产车间内。
薛梦颖提着一篮子脆梨,乐乐呵呵地走到苏清风身旁,说:
“师傅,吃个梨子吧。”
苏清风正在搓81式步枪的零件。
只有他对这把枪最熟悉,所以,样枪得自己来,炮也得自己来。
别人顶多打下手。
放下手中的零件,接过脆犁咬了一口,他疑惑地问:
“梦颖,你有事?”
无事献殷勤,肯定有问题。
薛梦颖把头摇晃得跟拨浪鼓一样:
“我没事,就是听许厂长说,你在大首长面前夸奖我了,碰巧我家里人带了些梨子过来,呐,这一篮子全是你的。”
苏清风:
“……”
额头上满是黑线,旋即哭笑不得起来,说:
“别糊弄我了,咱们是老乡,大里距离这儿得有好几千公里路程吧。”
“到底有什么事,直接说就好。”
薛梦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师傅,那40毫米枪榴弹技术不难,我已经安排其他同志去造了。”
苏清风秒懂。
感情是闲不住,来找活了,他说:
“正好,我这儿需要人打下手,你可以帮我打磨零部件,规格记得要按照我设计图上的要求严格执行。”
薛梦颖喜出望外:
“明白。”
然后赶紧扑到那一堆零部件上,忙活起来。
这个时代的人,每一个都是非常有信仰的。
比如薛梦颖,整天就想着怎么会祖国做贡献、发光发热。
现在,苏清风在研发国家第一批制式武器,这可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她自然想帮帮忙。
名誉什么的压根没这想法。
只是想帮忙,想为国家做贡献而已。
苏清风不得不感慨,这时代的人,不管男女,总是那么淳朴。
嗡嗡嗡…
滋滋滋…
机器砂轮快速转动着,打磨着零部件。
火星子四溅。
精密部位苏清风还是自己操刀,给薛梦颖打造的都是一些不太关键的零部件。
他这些天装备并不是白升级的。
终于。
在忙活了仅六天半的时间,第一把样枪就被打造了出来。
然后是84毫米无后座力炮。
这个并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无缝钢管跟炮弹比较难。
苦于技术和设备问题,穿甲弹、碎甲弹、破甲弹、防空火箭弹、反坦克火箭弹这些。
完全不用考虑。
以五一军工厂的底子完全不行。
只能打造普通的高爆榴弹。
无缝钢管那边,有几个莱阳过来的老师傅帮忙,也没一会儿就打造出来。
最后,就是最关键的后勤方面。
有钢芯子弹在,加上子弹生产技术改良,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因此,完全不用担心。
同时,苏清风这边刚一造好,许清河就立马通知了郝爱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