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开局造火箭筒李云龙直呼天才 第36章 兵工厂投产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成了!真他娘的成了!”李云龙站在新落成的厂房前,望着那红砖垒砌的墙壁,咧着嘴直乐呵,就跟自己娶媳妇儿似的,高兴劲儿都快溢出来了。赵刚站在他旁边,脸上也带着笑意,不过还是更沉稳些,推了推眼镜,“是啊,不容易。这兵工厂,可是咱们新团的心血。”
简简单单的投产仪式,甚至连红布条都没扯,但工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还是一片荒山野岭,现在就变成能造枪造炮的兵工厂了?林宇站在人群前面,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也挺感慨。从无到有,真不容易。
机器开动起来,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像是给这片山谷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林宇穿梭在生产线之间,一会儿指导工人调整机床,一会儿又拿起刚加工出来的零件仔细检查。
“这个地方,再磨一下,精度还不够。”林宇指着一个步枪的零件,对身边的工人说。工人是个年轻小伙子,满脸汗水,认真地听着,立刻动手改进。
火箭筒的生产线那边,几个工人正小心翼翼地组装着零件。这玩意儿结构相对复杂,对精度要求更高。林宇走到一个工人面前,拿起一个火箭弹的弹头看了看,“注意弹头的密封性,一定要严丝合缝,不然发射的时候容易出问题。”
地雷的生产相对简单一些,但也不能马虎。林宇特别强调了地雷的引信部分,这关系到地雷的灵敏度和安全性,容不得半点差错。
刚开始生产,问题还真不少。不是零件尺寸不对,就是装配的时候卡壳。林宇带着工人们一点点摸索,一遍遍调整工艺。
“这枪怎么装不进去啊?卡住了!”一个工人拿着一个步枪枪管,急得满头大汗。
林宇走过去,接过枪管仔细看了看,又比对了图纸,“问题在这儿,这个地方的尺寸稍微大了点,拿回去再加工一下。”
“娘的,这精度,真是磨人!”李云龙也凑了过来,看着那些精密的零件,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他这辈子打仗是好手,可对这些细致活儿,真是头疼。
赵刚倒是挺有耐心,他拿起一个加工好的步枪零件,仔细端详,“这已经很不错了,刚开始嘛,总会遇到问题。慢慢来,熟能生巧。”
没过两天,李云龙和赵刚又来了兵工厂。
“这,这是要干啥?又摆弄啥新玩意儿?”李云龙大嗓门老远就传了过来,人还没到,声音先到了。
林宇正带着几个工人调试新做的检测工具,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李云龙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赵刚。
“团长,政委,来看看咱们兵工厂的新家伙。”林宇笑着迎上去,指着面前一套看起来有些复杂的木架子和一些金属卡尺,“这是我设计的质量检测体系,以后咱们兵工厂出的每一件武器,都要经过这道工序。”
李云龙凑近了,瞪着眼珠子看那些架子和卡尺,一脸的疑惑,“质量检测?这玩意儿有啥用?枪造出来能打响不就行了?”
赵刚倒是若有所思地推了推眼镜,“云龙同志,话不能这么说。质量当然重要,战场上武器要是出了问题,那可是要命的。林宇同志,你这个质量检测体系,具体是怎么个流程?”
林宇示意工人演示,拿起一支刚生产出来的步枪,熟练地用卡尺量了几个关键部位的尺寸,又把枪放在架子上,用专门的工具检查枪管的直线度。
“你看,政委,”林宇指着卡尺上的刻度,“这支枪的枪管内径,稍微有点偏差,虽然不影响射击,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精度。还有这个地方,闭锁间隙有点大,需要调整。”
李云龙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这,这也能看出来?我咋看不出来?枪拿起来沉甸甸的,看着也挺结实啊。”
林宇笑了笑,拿起另一支枪,“团长,您看这支。”他又用同样的流程检测了一遍,“这支的质量就好得多,各项指标都合格。”
说着,林宇拿起两支枪,一支是合格的,一支是不合格的,递给李云龙,“团长,您掂掂看,这两支枪,有什么不一样?”
李云龙接过枪,左右掂量了几下,又举起来对着光看了看,摇摇头,“看不出来,都差不多,都是铁疙瘩。”
赵刚也拿起枪,仔细观察起来,他毕竟是知识分子,对这些机械的东西,虽然不如李云龙熟悉枪械,但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嗯,仔细看,好像是有点不一样,这支(合格的)的枪管,看起来更直一些,表面也更光滑。”
“政委好眼力!”林宇赞赏地看了赵刚一眼,又对李云龙说,“团长,您别看现在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战场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武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咱们战士的生命安全。你想想,要是打仗的时候,枪突然卡壳了,或者炸膛了,那会是什么后果?”
李云龙听到“炸膛”两个字,脸色终于变了变,他想起以前部队里确实发生过炸膛事故,战士受伤甚至牺牲的都有。他皱着眉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