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抗鹰:建国后,我混成鹰派大元帅 第23章,三省联合清剿,装备惊呆丁伟:又是李云龙?(求鲜花)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从1949年下半年开始,我解放军便遵照军委的命令和指示,先后派遣40多个军,140多个师,约合150万人。
其中,大别山地区便是丁伟负责。
“军长,查清楚了……大别山武装匪特首领之一的岳岐山,绰号‘岳葫芦’,化名张道生、邱传义,原籍河男潢川,自幼习武,青年为匪,能登高上房,双手使枪,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他人矮腿短又善跑,而且惯于看风使舵,先投靠小日子,后投靠果党,左右逢源,反反复复,横行无羁,就像一个扳不倒的‘葫芦’,所以就得了个‘葫芦’的绰号。”
“岳岐山一生作恶多端,以霍邱为巢穴,活动于鄂、豫、皖三省边区20多个县市,所到之处,奸杀焚掠,无恶不作,老百姓苦不堪言,恨之入骨。”
“不过,这个岳岐山长期受果党特务的控制,曾先后被委任为霍邱县‘自卫军大队长’、‘自卫团团长’、‘淮河挺进支队司令’兼‘寿县县长’、‘中泱反供自卫军第一纵队司令’。”
“名头不少啊!”丁伟满脸不屑。
“所辖土匪武装时聚时散,经常保持在一两千人,仅支队以上的头目就有60余人。”
“1949年2月窜进大别山区与匪特头子汪宪之流勾结,妄图长期占山为王。”
“汪宪?就是白崇喜派遣的特务分子汪宪……”
“是的,这个汪宪带着特务分子汪宪等九人,还有六部电台,穿过重重封锁线潜入大别山区,他们在金寨花石白水河成立了‘豫鄂皖人民自卫军’总司令部。”
“不知不觉间,他们把鄂豫皖三省边区的大小股匪拼凑成十四个支队,网罗各路匪徒近2万人,称霸一方。”
“果党也没闲着,先后三次从空中向他们投送物资。”
“子弹三十万发、重机枪带五十条、美式军用电话十部、电台两部,还有数百个急救包,这些装备让土匪们如虎添翼。”
“以至于大别山区的土匪们像疯了一样到处抓人、抢枪。”
“他们不断袭击人民政府机关和区乡武装,疯狂地反攻倒算,杀害干部群众。”
“可以说,这些土匪不仅与果党里应外合,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为肃清匪患,1949年8月,鄂豫皖三省展开联合清剿行动。
也正是这样才把丁伟调来。
丁伟听完,盯着地图不由的思索起来:“这确实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盘踞在地势崎岖的山谷,易守难攻,配备着重火力,还有果党战败溃逃的军队士兵,三教九流,是一支强力匪寇!”
“我们必须想一个进攻方案……”
就在众人商议之时,正委快步走了进来,打断道:“老丁,不用想了……”
“为什么?”
“军委命令下来了,围剿汪宪和岳岐山的任务停止了,由东北某部接替!”
“某部?”丁伟满脸疑惑:“这算几个意思?什么来头?把我老丁的战功给抢了?”
“上面没说,也不让我们打听……只吩咐我们把这次剿匪的资料交接,看样子来头不小!”
丁伟:“为何这么说?”
“此命令是军委直接下达……还是周总指挥亲自交代的……”
“有点意思……”丁伟内心充满了好奇。
在解放战争时期,丁伟就担任四野的纵队司令。
建国后,丁伟担任京-城军区参谋长(调任,并未就任)。
京-城军区是解放军的七个大军区之一,负责北、天、河、山、内曚等地的军事事务。
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司令员制定和执行军事战略计划,协调各部队的作战行动,以及处理日常军事事务等。
他这样的级别不低了。
但给他下达命令的并不是军委,而是军区司令,换句话来说,能让军委直接下达命令的部队,属于军委直属部队。
来头不小啊!
丁伟问道:“行吧……还想……算了,他们人呢?”
“军委说,这一两天就到,让我们准备一下……”
话音刚落。
警卫员来报:“报,军长,正委,外面来了一支部队,说是接替我军剿匪任务的……”
“说曹操,曹操到……让他们进来吧,我倒想看看,这是一直什么样部队!”
“是,军长!”
很快,苏军和李云龙,周卫国等人走了进来,直接惊呆了丁伟。
……
ps:这两天一朵鲜花都没有,还有人看吗?我不会是在单机吧,还在看的老铁评论区回复一下呗。
……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