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抗鹰:建国后,我混成鹰派大元帅 第35章,成立东北国防海陆空大学,校长苏军,台上元帅,台下国士无双! 求鲜花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东北国防海陆空大学,可谓是人才济济。
吸引了不少大人物。
学生都是从海陆空三军挑选之外,致力培养海陆空三军精锐。
当然,还有不少社会招生的各个领域的顶尖学生,研究生,硕士等。
有电子天才王明福,华罗更,也有冶炼大王张冶,生物专家王静,医疗专家贾静文,还有“默默无名”的黄玉华,物理学家于悯。
此刻他们或许是默默无闻,但不久的将来他们对国家的贡献那将是巨大的。
比如第一艘核潜艇就是出自黄玉华之手。
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由王明福创造。
还有于悯,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1944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程院,1946年转入理学院去念物理,1949年毕业考入了研究生,并在北-平担任助教。
没想到,东北国防大学成立后,居然吸引了他前来参加学习深造。
这可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氢弹之父。
苏军看到名单后,脑海不由泛起了龙国未来的“宏图”。
他仿佛看到了龙国崛起的画面。
这时,邓桦引荐道:“林标同志,这位就是第一军军长苏军!”
林标主动伸出手,握手道:“苏军同志,你小子名气是越来越大了,抗日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战绩突出,功不可没……”
“当年打仗是一把手,现在搞建设,搞军工也是十分出色,能力能外,是个多面手啊!”
“一直想找机会见见你……今天,总算如愿以偿了!”
林标是越来越喜欢苏军了。
“琳总,你客气了,您今天能来,是东北国防大学全体的荣幸。”
场面话说完后。
开学大典正式开始……
校长叫林国栋,原是哈工大的校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22年,学校更名为中俄工业大学校,1928年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1938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于中苏两国正府共同管理。
1949年,哈工大开始招收研究生……
东北国防海陆空大学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完成建设,其实多半的从哈工大的基础上扩建。
林国栋站在主讲台上,台下几千学生,毫不吝惜,朗声说道:“今天,对于龙国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今天东北国防大学成立了!”
“啪啪啪!”
场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我们国家为了创办东北国防大学,可谓是倾国之力打造,这里有雄厚的教师资质:他们来自毛熊各个领域的专家,院士,还有教官,元帅……”
“在这里,你们将学到最先进的技术,知识,学识,军事战术……”
“这里还有来自全国各地顶尖的学子,战士精英,在这里,你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成长……”
“在这里,我借助总指挥的一句话:为钟桦的崛起而读书……”
“啪啪啪……”
现场的掌声一浪接着一浪。
林国栋压了压手,示意安静后,他继续说道:“当然,东北国防大学今天能够落成,多亏了一个人……他就是我们的学校的副校长:苏军!”
“大家鼓掌欢迎苏军讲话!”
啪啪啪……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看向苏军。
此刻,苏军一脸懵逼,毫无准备的走上了讲台。
苏军:“同学们,战士们,我接着林校长刚刚的话:为钟桦的崛起而读书。”
“祖国刚刚诞生,国贫民弱,百废待兴……今天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转折点,也是四万万同胞逆天改命的起点。”
“我们的民族,在这些列强的眼里就是低等民族,在过去,我们用百年验证了一句话:弱国无外交,近百年来,我们的国-家被列强肆意踩踏,欺负,割地,赔款,签订各种各样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实力,没有话语权,他们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
“请同学们,战士们记住,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啪啪啪……
全场的学生,战士全都站起来鼓掌。
现场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