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抗战:从甲午战争开启最新章节 > 第1章 前往宝山县赴任(求鲜花)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抗战:从甲午战争开启 第1章 前往宝山县赴任(求鲜花)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公元1892年,阳光洒落在宝山县那繁忙的码头上。

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艘庞大的运输船缓缓地停靠在了松江府码头边。

它刚刚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从遥远的天津一路驶来。

“这么多天终于是到了!”

站在船头的苏锦尘望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宝山县码头。

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

他那英俊的面庞被海风拂过。

略带疲惫却依然透露出坚毅与期待。

“七爷,您小心一点!”

紧跟其后的两名随从连忙出声提醒正准备下船的苏锦尘。

只见一块窄窄的木板横亘在码头的边缘处。

微微晃动着,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

然而苏锦尘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

满不在乎地道:“没事!”

紧接着他敏捷地踏上那块木板。

如履平地般迅速地下了船。

并稳稳地站立在了坚实的码头上。

此时运输船的船舱里还堆积着如山一般高的各种货物。

等待着卸货工人将它们搬运上岸。

“来活了!一小时3个子,愿意干的赶紧报名!”

随着工头扯着嗓子的一声吆喝。

原本在码头附近蹲守、苦苦等候工作机会的苦力们立刻蜂拥而上。

争先恐后地报名参与卸货工作。

要知道一个小时能挣到3个子(即3个铜钱)。

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报酬了。

比起3个子都没有那不就是很不错么?

毕竟在当下这个时代,市面上的物价可不低。

细粮的价格高达每斤25文。

而粗粮也需要12文才能买到一斤。

对于那些生活贫苦的人们来说。

他们平日里所能消费得起的食物。

无疑只有价格相对较为低廉的12文一斤的粗粮了。

所以面对这样一份能够赚取些许收入以维持生计的工作机会。

谁都不敢轻易放过。

在当今之世,有钱之人对饮食极为讲究。

所食之米必为天然有机且毫无公害之物。

其价格高达三十元一斤。

但于他们而言,这点花费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而普罗大众所食用的,则依旧是仅售二点八元一斤的寻常大米。

此乃贫富之间巨大差异之一端!

至于那些贫苦之人,若能吃上十二文钱一斤的粗粮。

便已然称得上是境况稍好、有所营生了。

毕竟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不被饿死已属万幸。

先是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的肆意蹂躏。

而后又有捻军起义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北方诸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整近三十年的光阴。

整个华夏大地的南北两方皆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局势极不稳定。

人们能够侥幸存活于世。

已是上苍眷顾,感恩戴德之事了。

但凡还能挣得些许钱财以购买粗粮果腹者,亦堪称不易。

苏锦尘站在码头上,目光扫过眼前的景象。

只见此处人头攒动,喧闹嘈杂。

然而却难掩一片衰败之气。

他微微皱起眉头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随后他带着两名随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走进宝山县的街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这里处处呈现出一幅破败不堪的模样。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流离失所的乞丐。

来来往往的行人,皆是身着破旧衣衫。

满脸尽是麻木与无助的神情。

那三十三两银子,对于这些穷苦百姓来说。

竟仿佛成为了沉重无比的灵魂枷锁。

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永无翻身之日。

这种吃不好也饿不死的循环状态。

犹如一个诡异的魔咒,既不会彻底断绝人们的希望。

却又吝啬地不肯给予真正改变命运的机遇。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苏锦尘迈着坚定的步伐。

缓缓抵达了宝山县衙门前。

县衙门口,赫然站立着两名身着灰扑扑衣裳的衙役。

那衣服的颜色仿佛与周围灰暗的环境融为一体。

毫无生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