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抗战.商城在手,开局暴打小鬼子 第二十三章 战前准备,四团热火朝天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江桥北岸地势平坦,阵地的面积很大,
光靠第四团是不够的。
所以马司令将徐保珍也派了上来。
第四团守桥头西侧,卫队团守桥头东侧。
两团互为犄角之势,首尾相顾。
这两个团是马战山司令手底下最能打的两个步兵团了。
放在这里的目的,就是打响抗战的第一枪。
一定要给小鬼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但是两队士兵进入阵地以后,表现却截然不同。
徐保珍部进入阵地以后,一边挖掘战壕,一边用沙袋布置机枪阵地。
因为天气渐冷,低质坚硬,
所以只挖了一米深的壕沟,正面用沙袋累成掩体。
环形战壕完成后,将主阵地垫成了一个斜坡,
正对着江桥方向,组成中高低三层火力。
可以说将自动火力发挥到了极致。
卫队团忙完以后,靠在沙袋上休息,
同时用不屑的眼神看着第四团的阵地。
“这么喜欢挖土,胆子这么小,回家种地算了。”
“敌人还没来,自己先累个半死,看不懂,看不懂殴~”
第四团的战士们抵达阵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战壕。
白江的要求是因为时间充裕,战壕的深度必须超过两米。
要有排水沟,如果渗水还要铺垫沙袋在下面。
要有单兵猫耳洞,以班为单位,要有防空掩体。
正面要求用圆木搭建带顶棚的防御工事。
阵地周围和内部,要留出十处以上的防空阵地和迫击炮阵地。
用提前准备的伪装网隐蔽。
这种战壕四团战士们挖到天黑也没挖完。
好在个单位的防空洞和指挥部洞都挖好了。
防空洞同时防炮,都是反斜面。
大家进入防空洞以后,棉被往洞口一盖,
不仅温暖,还更加隐蔽。
留下一个角用来排烟。
点起一个白江让铁匠打造的小铁炉。
别提多舒服了。
指挥部是一个略大的工事。
大部分在地下,用原木支撑,非常艰苦。
这里不仅是指挥部,也是军需处。
此时刘万斗和白江
正带着警卫连和炊事排在给战士们包饺子。
堆在团部的物资不是用来看的,
衣物要穿在战士们的身上,
吃的要吃进战士们的肚子里。
前世每当白江在读书本上课文的时候,
听着那些烈士们饿着肚子与小鬼子拼命。
就想着能为先烈们送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从白江穿越来的那一刻起,白江就立誓,
苦什么,也不能苦了抗战的战士们。
只恨人力有穷尽时...
四团的战士们累了一天了,
如果你在十月末到齐齐哈尔挖挖土。
就知道战士们究竟有多幸苦了。
如果不是白江提前准备了大量搞头,铁锹,以及每个人的军用铁锹的话。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顿饺子,温暖了战士们的身体。
也温暖了战士们的心。
第二天,东边的卫队团到处溜达吐烟圈的时候。
第四团的战士们已经开始挖掘工作了。
热火朝天的干了一个多小时,
热气腾腾的肉粥就到了。
自打战士们进入战壕以后,餐食就按照战时分配。
一天四顿饭,早、中、下午、晚,四餐。
白江的要求就是每顿必须有肉。
零食配足,肉干,鱼干,糖果。
对你没看错,
在此时的北境,经济算不错。
市场上是有这些东西的。
江桥北岸,东西两个阵地最近的地方不足十米。
大点声,对面都能听得见。
卫队团手头没事,就经常凑过来风言风语。
“还在挖呢?歇会吧。”
“这么干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搁我说,就是你们团长故意使唤你们。”
“我告诉你们,打仗还要靠这个,光挖土没用!”
第四团在这里布防的是二营三连一排。
看着对方拍着手里的汉阳造。
排长起初没说话,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