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恐怖鬼事 191 仓库闹鬼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那可真是太特殊了,我得先给您好好介绍一下这故事发生的背景地——侯家后。说起来,现在恐怕就连很多土生土长的天津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侯家后在哪儿了。不过,只要是在老城里那一带长大的孩子们,那可都是再清楚不过了,就像我,这侯家后就在我家门口,熟得很呐!
这侯家后啊,地理位置那是相当特殊,它紧挨着大胡同,还挨着观音号,处在当年天津最兴旺繁华的地界上。而且,这侯家后之所以能兴起,还和天津这座城市的特性有关。您也知道,天津那可是个有名的码头城市,每天来来往往的都是卸货的、运输的工人,还有各地来这儿干活的、旅游的人,那叫一个热闹,形形色色的人都汇聚在天津这边。这些人上了岸之后,得找个地方落脚休息,于是就都跑到了西岸边上的这么一个叫侯家后的地界。
就这样,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慢慢地,在民国之前,侯家后就已经形成了一条商业街了。到了民国的时候,这条商业街那更是热闹非凡、红红火火的了。在天津老城里生活的人都知道,那些在天津做大生意的人,好多商户都把店铺开在了侯家后。这商户一集中,人自然就多了,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都有,闲杂人等来来往往的,所以,这地方就经常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儿,各种传闻那也是层出不穷的。
而接下来我要给您说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侯家后这儿,故事的主人公,那在侯家后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买卖人了。并且,这件事儿当时在侯家后流传得那叫一个广,绝对算得上是那个时候特别吓人的都市传闻了,好多人听了之后,都觉得后背发凉。
今儿要说的这位买卖人,姓商,他们家几代人都在天津做生意,而且生意做得那是相当好,口碑也不错。到了民国这会儿,商老板家里已经算是正式的天津人了,毕竟人家从外地来到天津,都已经待了两代人左右了。
那这商老板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嘿,我这么一问,您肯定会说,能有啥特别的。不过,您可别小瞧了这门生意,您吃过咸鸭蛋吧,还有松花蛋,以及那些腌的咸菜,商老板家里就是干这个的,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就这么个看着挺接地气的生意,人家可是做得规模特别大,雇了可能得两百多个伙计帮忙干活,您就琢磨琢磨,这得是多大的阵仗,可见这生意做得有多红火了。
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商老板也不清楚自己是在哪儿、干了什么事儿,竟然招来了邪祟,这不,有这么一年的冬天,商老板的商号就出了大事儿了。
那是在十月份左右的时候,天津的天气刚刚开始渐渐变凉了,商老板就安排伙计们下缸腌制咸鸭蛋了。这次,一共下了八缸咸鸭蛋,我跟您说说这缸有多大个儿,那一个缸的口径,可能就得有小两米宽了,长度都有一米好几,好家伙,这一个缸里边,能轻轻松松地蹲进去三个大小伙子,空间大着。就在这八个大缸里,满满当当地下了八缸咸鸭蛋,装得那叫一个瓷实。
而且,为了把这些咸鸭蛋给密封好,不让空气进去,也防止细菌滋生,商老板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在缸头上,先是压上了三寸厚的大石板,这石板就挺沉的了,可还不够,又在石板上面撂上了大青石,就为了把这咸鸭蛋死死地封住,想着等到十一月份、十二月份的时候,就能卖上个好价钱了,毕竟那时候过年过节的,咸鸭蛋的需求量可大着。
当时这些事儿,商老板派着伙计们,前前后后足足忙活了三天,这才把所有的缸都弄好,封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就把这些缸放在后厂房里,等着咸鸭蛋慢慢腌制成品了。
可就在这时候,忽然间有一天,商老板家的一个伙计不知道怎么了,本来好好地在那儿干活,结果干完活之后,就开始满嘴的胡说八道起来了,把大家伙儿都给闹迷糊了。这伙计一边手舞足蹈的,一边嘴里喊着:“吓死我了,有小人偷咱家家蛋啊!有小人偷咱家鸭蛋!”那模样看着就跟魔怔了似的,可把周围的人给吓了一跳,大家都面面相觑,心里想着:“这是怎么回事儿?”
可是他说有小人偷咱家鸭蛋,这问题就来了,那时候的咸鸭蛋可是贵重东西,每缸上都是要贴封条的,可不是闹着玩的,哪能随随便便就开缸检查。而且,这刚一开开,万一里边的咸鸭蛋腌臭了,没腌成功,那这责任谁担得起,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这事儿当天闹起来之后,到了下午,就有人把这情况汇报给商老板了,跟商老板说:“东家,您来趟商号吧,这边出事儿了。”商老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想着:“他既然说有小人偷咱家咸鸭蛋,难道是咱家腌那些咸鸭蛋出了问题了?”
商老板心里越想越不踏实,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实在是忍不住了,一咬牙,下令让人随便打开一缸看看,想知道这咸鸭蛋到底出没出毛病。结果您猜怎么着,几个伙计壮着胆子,把那咸鸭蛋缸上的封条一揭开,再把缸盖一掀,往里边这么一瞧,好家伙,只见这口大缸里边竟然是空空如也,一颗鸭蛋都没有了,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