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恐怖鬼事 196 恐怖农家院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事情,是由咱们家一位来自北京的小姐姐提供的,她叫三福,这名字要是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向日葵,那咱们接下来就干脆管她叫小葵好了,这样叫着也顺口。小葵是八九年生人的,比我还小一岁。
她讲的这事儿,得追溯到好多年前了,那会儿她刚大学毕业不久,正是满腔热血、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当时,有个大哥,还有个姐们儿,这俩人都比小葵岁数大些,他们就琢磨着,现在城市里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都挺向往那种田园生活的,农家院这生意应该挺有前景的,而且那时候农家院还处于刚刚萌生的阶段,数量并不多,市场空间挺大的。
那个大哥,特别有想法,也挺有创意的,提出了要做农家院生意这个点子。不过,小葵心里也觉得这事儿靠谱,为啥?因为那会儿北京大兴那边的房子,租下来价格真心不贵,挺便宜的,要是用来做农家院,成本就更低了。而且农家院嘛,装修也不用太讲究,不用花费太多的钱去搞那些高大上的装饰,所以他们几个人一合计,就觉得这活儿肯定能干成。
大哥这提议一出来,没过多长时间,几个人就真的开始认真研究起来了,商量着得各自回家跟家里要点钱,好把这农家院给开起来。可这万事开头难,光是找个合适的房子,就费了好大的劲儿。
小葵那阵子可没少跑腿,前前后后跑了七八趟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要么就是停车位的问题,那地方停车太不方便了,来玩的客人要是没地儿停车,肯定不行;要么就是周边的风景不咋地,都是那种经过修整的村子,太城市化了,没有那种纯正的野外感觉,城里的人可不愿意去那样的地方玩。
就这么找了二十多天,突然有一天,这大哥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了一个地界,说是挺远的,在大兴边上。大哥就带着他们几个人一块儿去看看了,当时,可不是就他们仨,满满当当坐了一车人,一共是五个人一起去看那地方。
等到了地方一看,几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这地儿简直太合适了,要啥有啥,用来开农家院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房租价格还特别低,那房东也挺爽快的,还跟他们说:“你们要是想签三年合同,我都敢跟你们签五年都行,我们家早就不在这儿住了,有的去外地了,有的搬到北京市里了,这房子,压根儿就没啥用了,放着也是放着,你们要是觉得行,就租下来呗。”
几个人一听,那高兴坏了,赶忙让房东打开大门,想进去好好瞧瞧。结果一进院子,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就瞧见这院子里边儿,一进大院的地上,有稀稀拉拉的一些深红色的东西,看着就怪渗人的。怎么形容,就好像是有什么东西死在这儿过,然后被人从屋里拖出来,留下的那种印子似的,特别明显。
再往屋里走,屋里倒是没看出啥特别明显的问题来,可一打开大门,就能闻到一股子特别浓烈的消毒水味,那味儿冲得很,直往人鼻子里钻。
这时候,大哥毕竟年龄稍长,也比较有生活经验,都二十八九岁了,他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立马就问那房东:“阿姨,您这房子之前是干什么用的?”结果那房东支支吾吾的,半天也说不清楚,就含含糊糊地说:“没干什么,就是之前有人租过,后来两三年就一直空着了呗。”
大哥一听,心里就琢磨开了:“不对,这肯定有事儿啊,哪有这么简单的。”也不知道大哥当时心里是咋想的,反正他灵机一动,瞬间就想出了一个妙招来。
大哥就跟房东说:“阿姨,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五个人今天来,都带着帐篷,而且我们开车来的,我们本身以前就爱玩这些户外的活动啥的。我们,想看看这儿的风水咋样,另外,也没在您这农村好好玩过,就想着搭帐篷,晚上在您这儿住上一宿,要是感觉这地方挺合适,各方面都成的话,咱们明儿个就签合同,您看这样成不?”
房东一听,当时就在那儿直眨巴眼睛,心里明显挺犹豫的,估计是不太想让他们留下来住。可架不住这几个年轻人在那儿七嘴八舌地跟她软磨硬泡,尤其是大哥这么一提议,剩下的几个小伙伴,包括咱们小葵在内,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心里想着:“哎呦,这想法挺好玩的,我咋没想到?”
最后,您猜怎么着?大哥又接着说:“阿姨,要不这样吧,我给您拿一百块钱,就当是我们在这儿住一晚的费用了,我们真的就是想找找感觉,看看这地儿到底适不适合我们经营农家院。”那房东听了,也是骑虎难下了,实在没辙了,当天就把这事儿给答应了下来,还挺热心地招呼他们,把房子里的水闸门也给打开了,想着他们晚上用水啥的方便些,然后就把大门钥匙交给他们,自己就撤了。
这几个人一看房东走了,那可就撒了欢儿了,赶忙开车就奔镇上了,一路上那心情别提多兴奋了,想着晚上可以在这郊外好好放松放松。到了镇上,就开始采购起来了,买了一堆吃的喝的,啤酒那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各种零食啥的,乱七八糟的,那阵仗,就差没买生羊肉回来串串烤肉了,不过倒也没那么折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