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明月入梦 第二章 神秘乐师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我首先找到老国师魏离:“国君梦中有一年轻女子,一见国君便化为厉鬼模样,国师可知是谁?”
“与主上有关的无非后宫女子,莫非是数年前突然横死的丽夫人?”
“丽夫人是谁?她是怎么死的呢?”
“丽夫人是已故丞相的女儿,形貌绰约,年方十四时被选入宫中,陪在主上之侧十余年,盛宠不衰。”
我心里开始琢磨,一位年轻貌美的妃子,长年得宠,必遭王后和其他妃嫔嫉恨,莫非死于宫斗?
为了印证猜测,我请国师继续说下去。
“数年前,主上如往年一样,大摆宴席为丽夫人庆生。记得那天大雪纷飞,宫人在大殿中添置了不少炭火,使大殿温暖得如同春日。美味佳肴、歌台暖响……然而第二日,宫人发现丽夫人已无声无息薨逝在寝殿之中。”
“丽夫人可有什么隐疾?”我疑惑地问道。
“从未听闻。”
这么年轻,又没有什么疾病,莫名去世,确实离奇。“宴席上可有什么异常,中途可有人离席?”我追问道。
“异常倒是未见……要说离席的人的话,中途王后似乎有些不适,离开了。”
“王后和丽夫人平时可有不和?”
“从未听闻。”
“可否为我引见丽夫人之前的宫女?”
国师略有迟疑:“当年主上已请大理寺查案,并无异常。”
“为解国君心病,请国师一定相助。”我学着这里行礼的样子,拱了拱手。
国师点点头,不一会儿就差人招来了数位宫女。“这些都是当年贴身伺候丽夫人的宫女。”国师说道。
“各位可否给我讲讲丽夫人薨逝那晚的事情?”
几个宫女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只管道来。”国师打消了她们的疑虑。
“那晚丽夫人心情大好,赏赐了奴婢好些物件。她喝了好些酒,回来不久就要睡下。除此之外,要说和往常相比,并无异样。”一位年长些的宫女说道。
“奴婢得了好些赏赐,很是高兴,谁料第二天丽夫人迟迟未起来。”另一位宫女接着说:“过了好些时候,奴婢感觉不同寻常,便冒死打开了寝殿的门。哪想到,无论如何唤丽夫人,她都没有回应。”
宫女们脸上都露出了悲戚之色,我想丽夫人平时对她们肯定不错。
“再想想可还有不同寻常之处?有什么奇怪的人或物吗?”我仍然不肯死心。如果不能了解国君梦中佳人经历的真相,我又如何替国君造出合情合理的梦境呢?
一位年纪较小的宫女似乎若有所思。她用两只手反复攥着裙带。
于是我请国师单独留下那位宫女。
“姑娘,你是否知道什么隐情?”我尽量温和地问道。
小宫女仍不说话。
“你尽管说出来,说完有赏,而且我不会告诉别人。”
“那是丽夫人薨了之后的事情,奴婢想也未必有关联……”小宫女终于支支吾吾地开口了。“丽夫人头七的时候,奴婢曾在湖边碰到郭琴师在抚琴,琴声十分动听,我不觉听呆了。琴师发现了奴婢,问奴婢可是丽夫人宫中宫女,我点点头。他长叹一声说,此景此曲,为丽夫人所爱,抚琴一曲,以慰亡灵。”
“这位琴师,可与丽夫人相熟?”
“并无印象,丽夫人喜歌舞,他是宫中乐师,肯定有机会见到丽夫人,丽夫人宠冠后宫,他记住丽夫人的喜好,想来倒也没有什么稀奇。但他如此有心,却着实稀奇。”小宫女说道。
“为何这样说呢?”
“丽夫人所喜的这首乐曲,并非郭琴师平时所弹,他平时从丽夫人处得到的赏赐也并不比别人多,为何偏只有他抚曲祭奠丽夫人呢?”小宫女微微歪着脑袋。
“这么一说,确实稀奇。”我仔细问了琴师名字,请国师打赏了这位小宫女,然后琢磨起来,这位乐师与丽夫人又有什么渊源呢。
于是我请国师给我介绍这位郭琴师。没想到国师并不太了解,于是差人去教坊中请郭琴师前来。不想来的却是教坊使。
“郭琴师去给王后演奏了。”教坊使拱了拱手“国师很少问及教坊之事,下官受宠若惊。”
“近日对舞乐颇有兴趣,你且将郭琴师渊源告知一二,他擅长什么乐曲呀?”
“郭琴师入宫已十余年,在民间就是有名的乐师,最擅《长相思》和《西江月》。别人都是自小入了教坊,郭琴师却是下官登门请来的。起初他一直不同意,下官跑了很多趟,方才说服了他。”
“为何入宫后并未听闻郭琴师大名?”
“国师本就不关注教坊,没有听闻也很平常。他又颇为孤傲,不喜约束,只肯弹奏自己想弹奏的曲子,下官爱才,不免纵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