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命运赌局 第7章 衔尾蛇;7.3 衔尾蛇原理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7.3衔尾蛇原理
从遇到科赫巴老师第一天,安娜就注意到,他手上佩戴着一枚陈旧朴素的银戒指。
从材质看,戒指并不值钱,样式是一条含着自己尾巴的大蛇。
一路,科赫巴老师忙于拉车、教孩子们知识,安娜没机会仔细观察科赫巴的银戒指。
直到某天,在路边扎营休息,一家人向安娜学习法语,学得有些疲惫了。
课后闲暇讨论时,安娜询问科赫巴老师,他手上的大蛇银戒指有什么特殊含义。
科赫巴老师大惊失色,尴尬而警觉,用眼睛扫视四周,
犹豫了一会儿,他叮嘱孩子们,绝对不能把银戒指的事向外人讲……,得到承诺后,鼓起勇气讲述了银戒指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枚祖传的“衔尾蛇”戒指,是魔法师的身份象征。
孩子们第一次听说,父亲竟然是魔法师,十分惊讶,万分好奇。
科赫巴老师遗憾讲,他的祖父曾生活在西班牙,是犹太教卡巴拉派魔法师的学徒,拥有一定基础法力并能掌握简单魔法。
这是他祖父的魔法师戒指,家族传下来的。
他只了解一小部分魔法传说与皮毛知识,并不具备魔法师的能力与技巧,一点也不懂怎样施展魔法。
这枚象征魔法师身份的衔尾蛇戒指只是为了迁徙途中不弄丢随意佩戴的。
科赫巴老师的父亲与他本人根本就没学会任何魔法。
孩子们很失望,但是恳求父亲讲述更多魔法与魔法师相关的故事。
无奈,科赫巴老师答应,把了解到的部分魔法知识分享给大家。
在孩子们异常兴奋与期盼中,科赫巴老师讲述了犹太人眼中的魔法。
犹太教(卡巴拉派)特指的魔法,源自各民族文化的神话与传说。
是史前文明中“神”传授给人类的特殊意识技能,早于《圣经》中诺亚与亚伯拉罕时期。
魔法一词,源于古盎格鲁萨克逊语的wicce或wicca,本意是“聪明人”。
魔法,是与科学对立的范畴。
科学家认为世界是纯物质的,只受物理规律控制;
而魔法师认为,世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物理世界,另一部分是意识主导的意识世界。
物理世界,通常由物理规律主导,人类意识也在不停地通过劳动改造物质世界;
意识世界,通常由种群所有个体的耦合意识决定,容易受周围物理环境影响。
但是,存在特殊边缘现象,就是某些人的意识,可以干扰、控制其他人的意识,甚至可以局部改变物理世界!
通常,科学上尚未找到物理原理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及意识现象,都被认为是魔法。
前基督教时期,人们认为智者从事的草药、治疗、占卜和巫术都是魔法。
经观察,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施展魔法,也许,是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到相关知识和技能,也许,是他们天生缺乏魔法天赋。
当今,魔法只在极少数人中流传。
科赫巴老师从一只包裹了许多层且带锁的木匣中取出几本旧书,其中,有著名的《光明之书》和《所罗门之钥》。
科赫巴老师认为,魔法书中部分措辞被夸大了,难以理解。
此外,由于对西班牙文并不熟悉,他要求安娜为大家翻译并讲解一下《光明之书》。
安娜翻看了《光明之书》,发现这是一本未完成的手抄本,仅仅包含了完整前五章和第六章一部分,其中,第六章笔迹明显潦草许多。
可以想象,当年,科赫巴老师的祖父抄写这本书时是多么仓促。
认真研读了《光明之书》第一章总论后,安娜向大家解释,
“现代科学,尤其是数学体系的特点是:自洽(因为1 1=2,所以2-1=1)。”
“而‘魔法’的奥义,是——递归(道可道,非恒道;如果能讲明白魔法从哪里来的,那就不是魔法了……)。”
科赫巴老师接替安娜,向孩子们阐述了数学上的“递归”定义:
“魔法,是由魔法产生。”
这就是科赫巴老师手上佩戴的衔尾蛇戒指表达的涵义。
衔尾蛇原理:魔法产生了魔法,没有魔法根基(零慧根)的人,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魔法——魔法是自我迭代产生。
魔法的逻辑是:
不具备魔法的人,根本学不会魔法;部分人生来就是魔法师,天赋技能可以通过训练逐步增强提高,不是靠学习学到的。
所有魔法师,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在成为真正魔法师之前,一定遵循了衔尾蛇原则:并不是某人教会了你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