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民间传说故事汇 第12集 曼陀路花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相传,天下有两种花并行于世,一种是彼岸花,开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海里,白花盛开,红叶飞舞。另一种是曼陀罗花,开在黄泉路上,黄、白、红、紫,绚丽无比。
曼陀罗,每一朵花开时,花与叶都永远不相见,就如同命中注定错过的缘分。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香魔力,能唤起生前的记忆。
曼珠沙华,又称红花石蒜,是石蒜的一种,为血红色的彼岸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夏初,落于秋末。
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轮回而花叶永不相见,也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
佛经中的曼珠沙华(曼陀罗华)
《法华经·序品》:“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译文:“佛说此经后,安详地结跏趺坐,进入无量义处三昧,身心寂然不动。这时天上降下曼陀罗花、大曼陀罗花、曼珠沙花、大曼珠沙花,纷纷散落在佛及大众身上。”
佛教把曼陀罗花称为吉祥之花,认为见到它的人会吉祥幸福。而且,传说在古老的西方极乐世界,曼陀罗花也是漫天飞舞、铺满神界的。
此花从蕊到瓣儿皆血红色,大朵垂缀,铺满血色地毯,传说这是天上花神悲怜人间疾苦、难耐,将天上花园中的此花带到人间,种在黄泉路边,供人欣赏。此花仅开在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且有花香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没有花。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这个城市出现过。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跌入诅咒的轮回。
在《布拉格红人馆》中,彼岸花被描述成恶魔的温柔。文中写道:“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
在《寻找前世之旅》中,也有曼珠沙华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