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末世星途 第39章 评定风波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又到主人公炫技的时候了,不过……书友记住了,人心善妒……)
刺骨的寒风呼啸着掠过飞船评定场地,带着零下百度的极寒,仿佛要将一切都冻结成冰渣。
头顶的量子聚光灯散发着冷冽而幽蓝的光芒,这种光经过特殊的频率调制,不仅能穿透宇宙辐射的干扰,还能实时分析照射物体的物质成分,并将数据同步到评定者们的智能终端上。
李晨曦抬手抹去睫毛上凝结的冰晶,那冰晶在量子聚光灯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斑斓却又冰冷刺骨的光芒。
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防护服领口,内侧绣着“婉清赠”字样的纳米纤维刺绣衬里,在微光下若隐若现,那是张婉清用最先进的分子级编织技术亲手制作的,不仅具备自动调温、隔绝辐射的功能,还能在关键时刻为李晨曦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和紧急求救信号。
李晨曦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眼前的全息投影上,那投影由空间粒子投影仪生成,无需任何实体屏幕,就能将密密麻麻的图纸和数据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仿若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他死死地束缚住。
他心里清楚,这是他迈向更高等级的关键一战,也是实现梦想的重要契机,可这第一步,却布满了荆棘,危机四伏。
额头上渗出的细汗在量子聚光灯的照射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最终在下巴处汇聚成一滴,重重地滴落在地上。
周围的评定者们神情凝重,手指在量子感应操作台上飞速舞动,这种操作台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能够直接将评定者的思维指令转化为操作信号,敲击键盘的声音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轻微的电流声。
这些信号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实时传输到各个设备终端,每一个指令都关乎着评定的走向。
首个评定项目出现在投影上:在模拟极端环境下修复飞船核心动力装置。
这极端环境,意味着零下百度的极寒低温和足以撕裂钢铁的宇宙辐射,而核心动力装置采用了最先进的量子纠缠引擎技术,其结构复杂且精密,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瞬间崩溃,甚至引发量子态的紊乱,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所谓量子纠缠,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
一旦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发生改变,与之纠缠的其他粒子也会瞬间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这种神奇的特性,量子纠缠引擎实现了远超传统引擎的动力输出和能源利用效率。
李晨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明白,这场考验,不仅是对他技术的检验,更是对他心理素质的巨大挑战。
在场地的另一侧,徐亮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险弧度。
趁众人不注意,他偷偷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量子干扰器插入李晨曦即将修复的动力装置中。
这种量子干扰器是黑市上的违禁品,能够扰乱量子纠缠引擎的量子态,使其陷入混乱。
李晨曦走到动力装置前,开始仔细检查。
装置表面覆盖着一层薄霜,刺骨的寒气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冻结。
他戴上特制的纳米感知手套,这种手套不仅能提供超强的触感反馈,还能实时分析接触物体的物质结构和能量波动。
当他小心翼翼地触碰零件时,突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纳米感知手套反馈的数据,察觉到一种与装置格格不入的异常量子波动。
他立刻意识到,有人在背后搞鬼。
当他拿起干扰器,发现其型号特殊,脑海中瞬间闪过三个月前的一幕:那时徐亮因操作失误被降级,而仓库恰好丢失了同批次的量子干扰器。
“有意思……”他低声呢喃,心中暗自思忖:“想算计我?你们还早了点,我李晨曦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场地内的空气愈发凝重,仿佛都能拧出水来。
李晨曦的手指在动力装置上快速移动,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在量子聚光灯的照射下反射着细碎的光芒。
装置被破坏的部分需要特殊分子修复工具,然而场地并未提供。
不仅如此,极端的低温环境让他手中仅有的工具纷纷失效,零件变得异常脆弱,稍微用力就可能断裂。
他的心脏剧烈跳动,焦急地扫视周围,身体微微颤抖,紧张和焦虑在体内肆意乱窜。
朱涛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担忧。
他深知李晨曦的能力,对他寄予了厚望。
当他转身时,制服领口隐约露出与李晨曦父亲合影的量子影像怀表链,那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是他对李晨曦格外关注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