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南宫风云录 第一章 采花贼凤天伟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大明正统年间,凤阳城外某小镇。
现在是六月天酷暑时节,艳阳高照,令人汗流浃背。人们都躲在有瓦遮挡阳光的地方,街上变得清静。街旁一个茶楼正是人声鼎沸,很是热闹。这茶楼地点适中,位居本镇唯一的一间客栈旁,自然商贾集结,客似云来。
振威镖局总镖头史无敌悠闲地坐着品茗,两个大汉坐在旁边,左边背揹弓箭袋的是振威镖局镖师张羽,一手箭法极准,箭无虚发,外号「夺命连环」。右边是另一个镖师「阴阳剑」董猛,自然是以剑法狠辣出名。董猛剑不离手,就是品茗之时,亦是左手持杯,右手掌按住桌上长剑。过惯刀光剑影生活,养成他们任何时间都在注视四周环境变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这趟镖从北到南,直至今日他们运气都不错,无风无浪地又过了一天,事实上史无敌早年曾任朝中锦衣卫,道上朋友给面子,振威镖局的货向来都是平安运到。
他们坐的地方在上层楼,窗明几净,居高临下可以看到楼下座无虚席,宾客在喧哗谈天,上层楼只设了几桌雅座,邻座坐着两父女和一个丫鬟,那老人家是史无敌故交,从前曾任京师地方父母官,很有清官之誉,近年来健康不佳,便思想起退休归隐。
李知县年纪老迈,又是个清官,退休时两袖清风,只有老夫人和一位妙龄女儿,几名仆从,带着简单行李。
恰巧史无敌要跑一趟运镖南下,半途遇上告老还乡的李知县一家人,这个李知县本与史无敌相识,便约在一起上路。
事情往往突如其来,就在楼上微风吹得史无敌暖洋洋有点睡意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走上楼来。
这少年粗衣麻布,洗得有点破旧,皮肤黑黝黝,一看便知是个挑水劈柴的伙头什工。
店小二向来势利眼,立刻上前拦挡住:「你来找谁?这里面都是大爷们、不是你来的地方。下去!」说着要动手推他。
少年涨红了脸,发作不得。
可是说也奇怪,任那店小二如何用力推,少年硬是纷纹不动,双腿便似钉在地板上。史无敌这下子再瞧清楚他,这少年脸上有股极其坚毅的神色,只是腰间插着一柄看似挑火棒物件,手柄以粗布包里,极不起眼。
「大哥,我肚子饿了,要吃饭。」少年低声下气:「吃饱了给你做工偿债。」
「这里不用人!」店小二仗着今天有众多镖师在场,更是毫无忌惮,大声叱喝:「再不滚下去可别怪我要动粗啦!」
一个坐在靠窗边的白脸文士微笑招呼道:「这位小兄弟,相遇也是缘份。不妨这边儿请坐!」又向店小二说道:「小二哥,今天这位小兄弟算是我的朋友,吃喝多少算进我的帐!」
店小二无可奈何,只好让开。
只见那少年一坐下不等点菜,便已狼吞虎咽地把桌面上剩余菜肉吃个清光,显然是饿了很久!
白脸文士也不在意,再加了些菜,让他饱餐一顿,才说道:「小兄弟那里人士?家乡何处?」
「定远。」少年低头半晌才望白脸文士,「先生何许人士?」
「定远好地方!开国功勋,多出自定远,如胡左相、凉国公。」白脸文士叹息:「陈某不才,恨不能生逢乱世,无缘辅助明主建功立业!」
史无敌闻言为之侧目,原来洪武年间左相胡惟庸、凉国公蓝玉皆因被告谋反诛杀,并祸及万人。此后明朝三代内少有人敢在大庭广众提及此事。
锦衣卫当年更直接参与诛杀蓝玉一案,所以史无敌知道甚多。
虽然史无敌已不任公职,但听到当年旧事,不免心中一动。立刻与身边张、董二人交换了一个眨眼眼色,更加留神听二人说话。
少年似乎与文士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并互相通报姓名。文士自言姓陈,经商路过,少年自称姓宫,来凤阳探亲。
突然楼下闯进一大群人大声叱喝,闹得鸡飞狗跳,楼梯「登登登」地响,跑上来一群官差。领头的是个便服汉子,穿着像是个市井之徒,手执一柄锋利无比的九环大刀。团团围住两人所坐那一桌。
「官府捉拿要犯!大家让开点免伤到了!」领头汉子大声喝道,手执一幅人像画到处搜查。团团围住两人所坐那一桌。其余茶客纷纷走避。
「就是他!」领头汉子大叫:「淫贼恶贯满盈,还不乖乖地受缚!」刀尖直指白脸文士。
「且慢!」白脸文士不慌不忙地说道:「在下乃沧州商人陈光,路过此地。几位官差大爷敢情是认错人了。」
「你既是沧州人士,为何半点沧州口音全无?」
「祖籍金陵,故不谙沧州口音。」
「我们的兄弟瞧得清清楚楚,你半夜出外,所为何事?」
「在下昨夜佳人有约,在万花楼教坊饮酒作乐。这事不犯王法吧?大明律例、太祖开国至今,可没提过不许半夜寻欢作乐!」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