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南洋诡闻实录 第0022章-南洋行首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白川和阮渔点点头:“那就按岳小姐说的做吧,这个蓬巴猜住在哪儿?”
岳道乐继续说道:“像这样有头有脸的人物,肯定不可能还住在九龙城寨,我已经调查过了,这个蓬巴猜住在太平山,是个独门独栋的山头别墅,至于里面什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说完,他拿出几张照片递给白川,众人的目光齐齐聚集在那山顶的别墅!
……
香港、本岛、太平山
驱车驰骋,跨过闹市。
港岛以西的地界,坐落着港岛“第一山”太平山,能得魁首第一的名声,倒不是说太平山海拔如何,而是因为太平山在港岛的地位十分“优越高贵”。
早在前清嘉庆年间,临海大道张宝仔为了和清廷骑兵抗衡,刻意带着随从海盗出海,来到港岛的太平山,在山脚诸峰设置了左右营盘,在这里安营扎寨,使得这里成为抗清的海盗大本营。
通过这里,张宝仔和他的海盗部众,可以随时观察来剿匪的清军,如果有来往船只经过,他们也能凭借登高地势,提前观察情况部署力量,劫财劫物。
一旦船只经过,被这些海盗看在眼里,两营盘必定风旗雷动,可见诸海盗整备兵马,出船劫掠,因为这一特色,在前清时代,这里也被称为扯旗山。
港岛开埠以后,太平山凭借风景优美、气候清凉,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在这里居住,同时,殖民港府为了确保这些洋人的居所环境舒适,强行以政令的方式禁止华人在太平山居住,随着大部分华人都搬离太平山,港府洋人官员开始在太平山修建大量的休假别墅、官邸、公共园林、私人豪宅、交通缆车。
至此开始,太平山成为港岛“优越高贵”第一山,能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算是港岛名副其实的精英阶层。
到了如今的时代,太平山被港府划分为山顶、山腰、中环、上环,山顶主要是外国使节、官员勋爵、社会名流的豪宅,山腰则是一些高档住宅区,位于山脚的上环、中环,则是被发展成了商业区。
他们今天要去的,就是蓬巴猜位于山顶的别墅。
汽车驶入太平山顶后,跨过山间道路来到一处别墅前,这座别墅坐落在山区中较平的山头上,四方水泥墙垒砌成围墙,外表种满爬墙花藤草叶,一道“之”字形倾斜缓坡从高墙延伸出来,人车走动上下,大都经过这里。
他们把车停在附近的停车场,拉开车门走下去,岳美缘这次带来的是美商联会总秘书长的介绍函,有了这个东西,蓬巴猜也就知道他们背后是谁,轻易不敢使坏。
白川和岳美缘下了车后,回头看向岳道乐和阮渔:“我们不能都进到宅子里,你们俩就在车里守着,如果我们两个小时以后还没出来,就和赶来的保镖一起扣门。”
岳道乐本想进入宅子看看稀奇,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拍着胸脯保证道:“包在我身上了,你们放心去吧,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肯定把你们救出来。”
大门前,岳美缘按下门铃,叮咚响声后,里面传来冰凉凉的询问:“你们是谁?这里是蓬先生的私人宅邸,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白川接着话茬说道:“我们可不是啥闲杂人,我们是美商联会总秘书长派来的,特地来拜访蓬巴猜先生。”
这话,对面的人没有立即回应,片刻后大门轰鸣洞开,他们也顺利入内。
到了门内,他们继续走过花草茂盛的斜坡过道,到了缓坡之上,水泥高墙内的景象,逐渐铺展眼前。
蓬巴猜是南洋人,一大把年纪了更喜欢民族建筑,他的别墅一改山顶豪宅的现代冷峻奢华感,在园林中修建起一栋南洋风小楼。
整栋建筑呈现“凹”形,可见南洋建筑的红砖白顶、竹檐出廊、拱窗木柩、藤编构件、复古棕漆色,将南洋风和现代别墅结合得不错,再配上园林中品种丰富、姹紫嫣红的热带植物以及营造的山水园池,更显得他们置身南洋密林,有种完全脱离了现代都市的感觉。
可以说,这座别墅,完全是蓬巴猜在繁华都市中开辟的一处南洋静谧田园。
等他们走入园林,已经有两个穿着泰式裙子的仆人,引着他们来到别墅前,整座别墅临水而建,有栈台从地面延伸到水池中,在尽头修着一座竹檐凉亭,周围植物掩映、曲桥架溪,很是清新考究。
此刻,蓬巴猜正坐在凉亭里,手里捏着一杆鱼竿在池子里钓鱼,只是,鱼竿尽头却没什么饵料和钩子,完全是个空杆!
等他们走进凉亭里,两个仆人抄着南洋当地俚语说了话,蓬把猜这才放下鱼竿,站起来回头看了眼白川和岳美缘,喜笑颜开说道:“鱼儿咬钩,贵客登门,都是人生的大喜事啊。”
趁着蓬巴猜说话,他仔细观察起这老登儿。
蓬巴猜长得瘦瘦小小,跟二十世纪早期出生的南洋人一样,个子并不算高,只到他肩膀的位置,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