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年代:娶女知青,我鲁班箭准过火 10.新武器夹大黄蟮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从陈香兰家回来,天已全黑。
刘思晴点亮煤油灯准备做晚饭。
沈浪跟着站在厨房门口,望着锅里的窝窝头,实在提不起食欲。
主要是两天没吃荤,肠道又出现投炸弹困难症。
“乖老婆,一会再做晚饭,哥带你去照黄蟮改善伙食。”
“好啊!”
刘思晴跟着他吃了三餐荤:兔肉和蛇肉,胃口肯定没这么快变刁。
单纯就是喜欢跟着他去外面寻野食、刺激快乐。
因为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她,全是第一次体验有趣的农村生活。
之前在第五生产队除了干农活、挨饿,还要防谢生和他傻儿子骚扰。
刘思晴提着煤油灯乖乖粘在沈浪左右。
“浪哥哥,照黄蟮需要准备什么?”
“黄蟮夹、夜灯、装黄蟮的竹篓。”
由于家里没有夜晚窜门的手电筒。
沈浪又不想麻烦邻居,加上这年代手电筒亮度也不是很够。
他索性找来木棒和烂布,将烂布撕成条状缠在木棒一头,直到缠成严实的球状。
然后泡十分钟煤油,再滤成半干,当成简易火把。
根据球状厚度燃烧一、两小时应该问题不大。
这年代的村民白天累成狗,吃过晚饭大部分都早早吹灯睡觉了。
加上这年代没有高效农药和化学肥料污染。
所以,田里、沟渠里的野货还是很容易见到。
不出意外,忙一两个小时起码够夫妻俩吃三四天。
嚓!
沈浪点亮火把交给刘思晴。
习惯了煤油灯的夜生活,突然小客厅亮如白昼。
夫妻俩的心情很自然变得更加舒畅愉悦。
沈浪从鲁班工具箱翻出一把剪刀式铁夹。
暂且不论它真实用途,锯齿状咬合处,再滑的黄蟮也一夹一个准。
顺便在房檐下取下一个旧竹篓挂在肩上。
一切准备就绪,夫妻俩一前一后离开家。
绕村间小路往九峰山脚下的梯田进发。
月朗星稀的夜晚,清风徐来。
远远就能听见梯田那边的热闹蛙鸣声。
正如沈浪分析的那样,他们到达田间不到十分钟便逮到两条肥美的黄蟮、三只半斤重的田蛙。
刘思晴举着火把望着篓里的胜利品,乐的呱呱叫。
“浪哥哥,让我来试夹第三条黄蟮。”
夜间觅食的黄蟮,露出脑袋与上半身静静等待猎物撞枪口。
小鱼、小虾、蚯蚓、幼蛙或蝌蚪都是它的猎物。
刘思晴双手握住半米长铁夹,慢慢蹲下身子。
张开铁夹小心没入水里,悄无声息靠近等猎物的大黄蟮。
嚓!
时机成熟,她迅速发力使劲夹住大黄蟮脖颈处。
肥美的大黄蟮本能使劲挣扎!
足有半斤重的大黄蟮像极水蛇,约有三、四十厘米长。
它尾巴本能缠住铁夹,嘴巴张的老大,看上去有点恐怖。
“浪哥哥,你快接手,我紧张发不上力了。”
“别松劲,慢慢举起来!”
沈浪举着火把,另外一只手包裹住她小手。
鼓励她将黄蟮提起来,放竹篓里。
刘思晴在他鼓励协助下,顺利将大黄蟮放入竹篓里。
“浪哥哥,我成功了。”
“是不是没那么害怕了?”
沈浪顺势搂住她小蛮腰,防止嗨过火摔到水田里。
嗯!
刘思晴感受到他大手传来的温度,羞滴滴应答。
“浪哥哥,左前方手电筒闪烁,都在向我们这走过来。”
“村里巡夜的兄弟!”
沈浪见火把燃烧得差不多,领着刘思晴与前方巡逻队碰头。
“来叔,东哥,是你们俩值班吗?”
前方两人听见他熟悉的声音,立马松了一口气,
就说吗?哪有这么亮的鬼火?
“浪浪,大晚上你在田梗上晃悠干嘛呢?”
“夹几条黄蟮回去改善一下那方面质量,让我媳妇好怀孕。”
“哈哈~记得加点甜酒娘,效果更加杠杠滴。”
“找点野韭菜,整晚都邦邦响,保你新媳妇第二天扶墙走…”
两位过来人借着夜风放肆传授经验。
待双方彻底碰面,发现刘思晴就在沈浪身后。
超级尴尬赶紧转话题!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