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媖把糕饼举高,几下闪挪,王氏连她的边都没摸到,更是胸闷气堵,嘴里骂骂咧咧。
苏青媖不耐烦听,见王氏缠着她脱不开身,斜眼瞥见堂屋里有个小矮凳,一脚勾了过来,又用力地把它踢到门上,砰地一声!
门扉吱吱呀呀晃了晃,小板凳也随即被撞散在地。
好大的声响。把要扑过来的有富、有贵和秋菊吓在原地。
王氏顿了顿,一边心疼那个散了架的小凳,一边跳脚骂道:“你这死丫头,这是要造反啊!”
王氏扬声叫着,却再不敢扑过来抢,眼睁睁地看着苏青媖牵着青杏带着好大一包糕饼跨出了堂屋的门槛。
闻声过来的老苏头和苏三溪等人,看了看屋里倒地的凳子,也不敢说话了。
心里暗自纳罕,这丫头近来气性大得很啊,自得了那么一桩婚事,就不听家里的话了。都敢跳起来反抗了。
苏三溪想着他娘把青媖聘给一个马上要上战场的人,将来不知还有没有命回来,搞不好要守寡,而且那人名声还不好,听说招猫逗狗的,又是自家胞姐说的婚事,心里便有些愧疚。
这会听两个儿子哭诉着说糕点被抢了,也不敢多说二话。
王氏还想跟过去,被苏三溪拉住了。
苏青媖带着双胞胎进了东厢大房的屋子,在爹娘的屋子门口顿了顿,就径直牵着他们进了隔壁她的屋子,把两兄妹拉上床。
两包糕点,一包大一包小,小的那包是她买的,大的那包是吕博承买给双胞胎的。她拆了大的那包,也不知他买的什么。
两个小东西目光灼灼地盯着看,长这么大也没几次吃过糕点,正对着糕饼汲着口水。
“哇……这些都是好吃的,爹娘你们快来看,都是好贵好贵的,姐姐都没舍得买的!”
小青杏夸张地张着嘴巴,把跟着进屋的苏父苏母招了过去。
“不是你姐姐买的啊?那是谁买的?”苏母往床上看了一眼,疑惑道。
“是吕哥哥买的!”两个小东西抢着开口道。
这里的糕饼有的他们试吃过,有的只闻了个味,知道很贵,也没闹着要买。没想到吕哥哥都给买了。
“吕哥哥?”苏母一脸的疑惑。
“就是吕博承。”苏青媖跟着解释道。
“啊,你见到他了?怎么回事?”苏母很是惊诧,着急地问道。苏父一听也凑了过来。
苏青媖本想解释,见门口有富有贵探头探脑,便说道:“晚上再说。”
青杏也看到了那对兄弟,忙把已打开的糕饼拢住了,不让看。
“好香,能给我们一块不?”
“大伯,有贵想吃。”苏有贵咬着手指,看着苏父说道,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苏父没法拒绝,跟苏母对视了一眼。
苏母叹了一口气,捡了一些另包了起来,转身牵着他们出去了。
“总不好吃独食,得给你们爷奶,不然别人该说你们不孝了。”苏父对着不高兴的双胞胎说道。
青杏看着少了一半的糕饼,眼泪都快下来了。
苏青媖揉了揉她的头发:“把这些放好,给你和哥哥留着慢慢吃,谁都不给。”
小东西用手背在眼睛上抹了一把,抓了一块递给苏父:“爹,你吃。”
苏父摇头:“爹不吃,留你们吃。”
“爹吃吧,还有多的。”苏青媖劝了句,苏父便接了过来放进了嘴里,嗯,好吃。
吕博承买的?怎么遇上的?苏父看了一眼苏青樱,心里好奇不已,但这会也不好问,只抓心挠肝地忍着。
转身见苏母回来了,又招呼她:“挺好吃的,你快来尝尝。”
各种口味一家人都分尝了一小点,苏母便说马上要吃饭了,便包好放了起来。
苏家的饭食时间,都不用叫,一到时间,一大家子就齐齐到堂屋坐下,谁都怕晚了。
苏家并没有分家,在家的还有十八口人,一大家子,人丁兴旺。分食两桌,把堂屋挤得满满当当。
老苏头苏铁柱,今年五十九了,娶过两房妻子。
前头妻子生了苏青媖的大姑和苏父,苏父还不会走路,人就走了。过了一年,继奶奶王氏嫁了过来,又生了三儿一女,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家里早就由她说了算。
老苏头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在家里也没什么存在感。
除了小叔苏四泉年方十六,还没成亲,王氏另两个儿子苏二河、苏三溪给他生了四个孙子三个孙女。王氏自诩苏家的人丁兴旺有她的一份大功劳,不时就在家里发号施令,把几个儿媳妇使唤得团团转。
这会王氏见苏青媖方才违逆了她的意,从她手里抢回了糕饼,看苏青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