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逆子咱家世代忠良,你却造反 第四章 除了我爹都想造反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计瑞下令将沿岸百姓悉数关押,显然是怕这件事流传出去。
可是副将听到这个命令,却是露出为难之色:
“侯爷,江畔的人太多了,要是全抓,怕是大牢都不够用的啊,况且就算是抓了也没办法控制流言传出去,毕竟这么多张嘴……”
听了副将的话,计瑞总算是找回了一些理智,他推开搀扶他的夫人,开始思索现在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要是让流言传出去,指不定又会生出多少事端,万一引来皇帝的猜忌……
当今龙椅上的那位可不是什么明君,昏庸也就罢了,最主要还暴虐。
这时,副官又开口道:
“侯爷,当今天下动荡不安,北境异族屡屡侵犯,陇右、蜀地起义造反,岭南、河南之地绿林人士也在蠢蠢欲动,加上当今圣上昏庸不堪,宦官当道,我们是否……”
“住口!!”
没等副官说完,就被计瑞厉声打断。
“我计家世代忠良,你等休要再说这等大逆不道的话!”
“属下知错!”
副官当即跪下告罪,只是心中暗叹,对自家侯爷的愚忠莫可奈何。
旁边的一名文士见了这一幕,也忍不住摇了摇头,微微思索片刻,就主动建谏言道:
“侯爷,周将军也许并非是建议您造反,而是想希望您能未雨绸缪,趁着现在天下还没彻底大乱,提前积蓄实力,练兵储粮,扩充私军,以待将来大乱之时,这些都是您安身立命之根本,或可匡扶社稷,挽大厦于将倾……”
文士的话让计瑞沉默了。
诚然,如今天下局势确实令人不安,他也只是守着封地偏安一隅,但崩坏的格局迟早会蔓延到他这小小的天河,也是他最近甚为忧愁之事。
思虑良久,计瑞才长长一叹,转头对着文士说道:
“先生此话或许是对的,本侯会好好考虑的,只是先生,你觉得我这小儿今日之事,该如何妥善处理?本侯担心流言蜚语传出,会引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文士点了点头,道:
“小侯爷羽翼未丰,过早引人注目确实不妥,不过现今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忧,因为陇右、蜀地之地造反之人哪个不说自己得天授命,天生异象,又或是前朝帝皇之后?那些绿林人士也总爱传些惊人之事,流言纷杂,未必能引起有心人在意,只要侯爷不授人以柄,小侯爷便无大恙。”
“这样吗?那便好……”
计瑞松了口气,觉得文士说的确实有道理。
此时计萧乘坐的船已经远去,计瑞等人也不再逗留码头,准备打道回府。
只是文士跟随之时,脚步刻意放缓。
等到副将周虎靠近,文士才小声说道:
“周将军,李某仔细思量,虽然小侯爷武艺过人、心智聪慧,但毕竟年龄尚幼,加上中途又会经过锦溪、越州一带,那里匪患丛生,只带二十名护卫还是不太保险,还请将军再遣几十名精锐暗中尾随,以护小侯爷周全。”
听到文士的话,周虎皱着眉头,有些犹豫。
“李先生,这事不和侯爷说一下吗?”
可文士却是摇了摇头,意味深长的说道:
“周将军,虽然侯爷平日待我等不薄,但对“忠”字看的太重,太过执拗,如今大乾已行将就木,我们必须早做打算。”
“小侯爷……乃天命所归,他的神异你我都亲眼目睹,又是从小到大看着他长大的,其品行、能力都是明主之资,值得你我倾尽所有,他日小侯爷龙起之时,我们便是最早的一批从龙之臣!周将军,你意如何?”
周虎眼睛圆睁,为文士的话心惊不已,但随即而来的却是心跳加速,呼吸都不禁加重了几分。
毫无疑问,他也心动了!
而且计萧还是计瑞的儿子,这也不算背主投敌,情理上完全说的过去。
“本将明白了,这就去挑选五十名精锐兵士,护送小侯爷探亲。”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