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普通人的末世生活 第四章 梦境灾难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因为晚上没睡好,也因为空间的事情,让白天的文菁有些无精打采。
早上热了包子却没有吃,在等公交的时候她就在网上搜索新闻,都是关于地球上的各种灾害的。
然后国外的山火、战争、火山爆发和寒潮,世界不同的地方都在展示着不同的灾难,全球经济都处于低迷时期。
经济低迷是文菁能感受到的,但是其他的她只是通过网络了解,原本觉得离自己很远的事情突然被梦境拉近了。
是啊,同在一个星球上,自己梦见的那些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啊。
只不过是在自己出生长大的这些时间里,大多数时间比较平静而已。
文菁是一个在山村长大的人,从有记忆以来,她经历过雪灾,洪灾和居家。
不过雪灾的时候她还小,只是觉得冷,在乡村多的是柴火,烤火就没事。
农村多数是会囤积粮食的,也不存在抢购食物或者说没东西吃,这是老一辈人的习惯,他们是饿过肚子的。
洪灾则是自己上学时候在安城遭遇的,被水围困了一次,时间很短,因为学校附近的湖被雨水灌满,还一直下暴雨。
学校宿舍一楼淹了,那个时候水是静态的,只是断电,学校还有人送吃的,后面把学生从寝室楼送出来也就没事。
反而当时的老家沿河而建的小河街街道则是被洪水包围,村民在如雷声般的水流声中被困了一天一夜才被救出。
还有几栋老房子被水冲垮,灾后没有一点痕迹。
当时八十岁的老人家就说自记事以来就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至于居家,则是她在安城上学期间打寒假工的时候遇到的,那个时候她也没有生病,只不过和大家一样待在房子里而已。
在城里待着和乡村不一样,乡村有田有地,可以找到吃的,但是城市的一切资源都是需要配送的。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和很多农民工一样,文菁觉得农村的家一定要好好保留。
城市断电几天或者停水几天是很难想象的,人口密集,一切资源都需要大量集中供给分配,一旦没有供给能力就会很可怕。
但是乡村不一样,乡村可以离开城市独立存在,可以自给自足。
安省在隔/离严重的时候,即使是全省静默,在乡村居家和在城市居家也不一样。
在隔/离之后,文菁所在的老家很多人都回去修缮自己的老房子了。
原本在城里买房觉得老家屋子不要也罢的人,现在都觉得乡村是一条很好的退路。
所以隔/离后的一年里,乡村的砖瓦和一些建材都涨价了,连人工费也涨了,就算这样还排不上队,客户太多了。
文菁的奶奶在走之前把家里的屋顶换新了,之前的小片老瓦换成了质量好的大红瓦,家里的房子还是以前的红砖房,还很结实。
虽然旧,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家。
至少现在,文菁不需要再在老家房子上花钱了。
山坳里就只有他们一家,房子不高,但他们所在的山坳地势很高,顺着文菁家的后山往上再走一座小山,就是他们这片村子最高的地方了。
因为丘陵地带,这里的山坡坡度都很缓,地质灾害也很少见,地势最低也就是远处蜿蜒的河流了,涨水的时候会将两岸的田淹没一部分。
因为封/闭,这些地方和现代生活隔得很远,但是离隔/离和灾难也很远。
文菁想起自己以前看到的末世生存小说和电影,里面无一不是对未来的悲观想象,还有人们挣扎求生的画面。
新闻则让文菁意识到自己可能离梦境并不远。
因为做梦,有些不安的文菁觉得自己至少可以回家,当她觉得城里不好过的时候。
之所以梦境会对文浅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空间的出现。
如果只是单纯的做梦,那么文菁也只会以为是一个梦而已。
但是拥有并且在醒来之后确认空间还存在的文菁觉得这二者肯定有联系,她担心梦境会成真,因为空间都是真的。
要不然自己把空间装满粮食,然后回老家过日子好了。
可转念一想,老家村民虽然住得比较松散,但是消息传播速度比风还快,并且越传越离谱。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回老家也不是一件好事,况且还老家对单身女性并不是很友好,他们觉得成年女性不应该单身。
因为百年来,这个村子,只听说过男的打光棍,还没听说过女打光棍的。
哎,不过真的梦境重现的话,还是老家比较适合生存啊。
------------------------
上完一天班的文菁觉得很累,于是简单煮了一碗面,多放了点配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