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权倾天下:她,无双风华 第二十六章:改革初兴,暗流涌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天耀王朝的朝堂,在暖煦阳光的倾洒下,本应是一片清明盛景,琉璃瓦熠熠生辉,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间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然而,此刻,一股无形的压抑氛围却如厚重的阴霾,沉沉地笼罩着这庄严肃穆之地。
苏璃,这位镇国公府的千金,身姿挺拔如松,亭亭玉立在朝堂之上。她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衣袂随风轻扬,腰间束着一条青色丝绦,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肢。她的面容清丽脱俗,眼眸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此刻正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她微微扬起下巴,朱唇轻启,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充满力量,正慷慨陈词地阐述着改革的主张:“陛下,当下我朝虽表面繁华,然内里诸多弊端。赋税不均,致使百姓苦不堪言;官场冗杂,行政效率低下……若不改革,恐难长治久安。”
身旁的萧煜,同样意气风发。他一袭玄色长袍,身姿修长,剑眉星目,英气逼人。他不时微微侧身,补充着独到的见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苏姑娘所言极是,改革科举,广纳贤才,方能为我朝注入新鲜血液;整顿吏治,赏罚分明,才可提升朝廷公信力。”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中回荡,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王朝未来的深切期望,那激昂的语调,仿佛在为天耀王朝描绘一幅崭新的繁荣画卷。
随着时日缓缓推移,他们的改革主张犹如春风轻柔拂过大地,唤醒了沉睡的希望。一些有识之士,或是被苏璃和萧煜眼中的激情与热忱所深深感染,或是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改革背后潜藏的巨大发展潜力,纷纷挺身而出,毫不迟疑地表达支持。一时间,朝堂之上,支持改革的声音渐渐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然而,这股新兴的力量,却如同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直直地刺痛了保守势力的切身利益。他们在旧制度的温床上安逸太久,早已习惯了那些陈旧的规则和特权,任何改变在他们眼中,都如同洪水猛兽,是对他们现有利益的严重侵犯。
右丞相赵崇,这位在朝堂上盘踞多年的老臣,便是保守势力的核心代表。此刻,他正独自坐在书房之中,书房内光线昏暗,气氛压抑。他身着一件绣着繁复花纹的深紫色长袍,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铅灰色天空。他手中反复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扳指,那是先帝御赐之物,曾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与恩宠,可此刻,在他心中,这玉扳指却仿佛变成了一种讽刺。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满与怨恨,那目光仿佛能将人灼烧。
“哼,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赵崇突然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不屑与愤怒,他将手中的玉扳指重重地拍在身旁的楠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竟敢妄图改变祖宗留下的规矩,简直是大逆不道!祖宗之法,传承数百年,岂是他们能随意更改的?他们这是要毁了我天耀王朝啊!”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
他靠在雕花太师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随后伸手拉了拉身旁的铃铛。不一会儿,一位身着灰色长袍,面容消瘦,眼神透着精明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书房,此人正是他的心腹幕僚孙谋。
“丞相,唤我何事?”孙谋恭敬地问道,微微欠身,眼神中满是顺从。
赵崇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一边走,一边说道:“苏璃和萧煜那两个小子,改革的势头越来越猛,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处境可就危险了。你可有什么主意?”
孙谋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低声说道:“丞相,依我看,既然他们想改革,我们就给他们扣上一顶大帽子,让他们动弹不得。”
“哦?什么大帽子?”赵崇停下脚步,目光紧紧盯着孙谋,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谋反!”孙谋一字一顿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他们不是四处拉拢人支持改革吗?我们就说他们结党营私,意图谋反。陛下生性多疑,听到这话,必定会对他们产生怀疑。”
赵崇眼中一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主意!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不能让他们有反驳的机会。”
两人在书房中密谈许久,一个阴谋的轮廓渐渐在黑暗中成型。他们时而低声商议,时而面露得意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苏璃和萧煜被打倒在地的狼狈模样。
几日后的早朝,阳光依旧灿烂,可朝堂上的气氛却异常凝重。赵崇带着几位同样心怀不满的官员,神色严肃地站了出来。他们身着朝服,冠冕整齐,可脸上却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神情。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赵崇向前踏出一步,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带着一丝刻意的沉重与忧虑,仿佛真的是在为国家的安危担忧。
皇帝李桓,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上绣着的金龙在阳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他目光深邃如渊,静静地看着下方的臣子,微微颔首示意赵崇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