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让你精准扶贫,你带全村捞偏门? 22、市里也没钱,也穷!(新书求收藏!)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二十二章
在各家老人答应后没多久。
电力公司的人,给村子拉好了电网。
通信公司的人,也火速的给村子建好了基站。
因为是市里特批的项目。
所以,不管是搞各种审批手续还是拉电线建基站,速度都快到离谱。
从这些人进村到一切东西都准备好,才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就此,村里也是通电通网了。
各家各户不用再摸黑进行工作,晚上也可以看见东西了。
除了电和网之外。
通往村子里的路,也挖出了路型。
一条泥土公路,跃然于村民们的眼前。
剩下的,就只需要将泥土公路铺上路面,就是一条水泥公路了。
到那个时候,建设村子的第一步,也就算是完成了。
看着堪称重新焕发了生机的小山村,村里各家各户,都是激动无比、幸福无比。
“太好了,咱们村子也是通电通网了!”
“嘿呀,你看,我这个手机也有信号了!能上网了!”
“以前这手机就跟块砖头似的,现在也能打电话、上网、刷视频了!”
“好日子啊!就等着给路铺上路面了!”
“可不!这可是咱们自己亲手弄出来的路啊!多有意义!”
“......”
每天,这些村民们闲暇之时就会出门在村子里面溜达上一圈。
最大的乐趣,就是去看那些好不容易才在村子里立起来的电线杆,以及通讯基站。
这些在外界中司空见惯,甚至都已经被某些地区淘汰的产物,在这个过于闭塞的小山村中是备受重视。
因为,所有的村民都知道,他们为了能拥有这些东西,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出村时,山路是不必再走了。
那一条还未完全收工的泥土公路,架起了链接山村和外界的桥梁。
从此,出村、进村,都会变得方便快捷很多。
村民们很高兴村子的这些变化,而最让他们感激的人,莫过于是赵括这个扶贫干事。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赵括就给他们把小山村建设成了这样。
这放在以前,可是这些村民们根本就不敢想象的场景啊!
也正是因此。
众人对赵括的感激之情,更是难以言喻了。
行走在村子里,几乎没走几步就能听到那些村民们对赵括的溢美之辞。
“这小赵干事是真的实干啊!没有他,咱们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可不吗!咱们都得好好感谢小赵干事!”
“唉!我之前真是目光狭窄了,居然还怀疑过小赵干事会偷偷卷款跑路,我真不是人啊!”
“我也是,就因为怀疑过小赵干事,我半夜起来都得扇自己两巴掌!”
“不管怎样,我现在是真的佩服他!”
“能把村子建设成这样,他对咱们整个村都有恩啊!”
“......”
显然。
赵括的实干,为自己拉拢了一波民心。
村子里的这些村民们,现在都是死心塌地的要跟着赵括搞建设。
以后赵括说东,他们绝对不会往西!
至于村子里的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也都对赵括所说的那个直播跃跃欲试。
恨不得现在就跟着赵括搞直播,赚钱补贴家用!
在小山村一片向好的时候。
赵括除了忙着准备各种产业建设之外,还在兢兢业业的写着文件报告。
...
几天后。
这份文件报告,被递交到了凉都市市领导们的桌子上。
赵括所扶持的这个小山村,是拿了凉都市官方拨下来的支援款的。
也是市领导们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项目。
赵括不仅要忙活山村的事情,还要按时将小山村的建设进度给报告到市里面。
“各位领导,我是某某山村的扶贫干事赵括。”
“得益于市里面的帮助,小山村目前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善,完全看不出来曾经的样子了。电力公司以及通信公司的人员动作很快,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山村的电网和通讯基站都已经建设完工,成功实现了山村全面通电通网。”
“另外,小山村的公路也已经建设起来。在市里领导的资金扶持和县里领导的人员帮助之下,一条泥土公路正式竣工,达到了可以通车的要求。”
“只不过,因为资金有限,路况困难,即便我们动员了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