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现言小说 > 燃情岁月:周悦的传奇人生最新章节 > 第6章 荣耀与传承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燃情岁月:周悦的传奇人生 第6章 荣耀与传承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北原村的百年庆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可周悦深知,这只是漫长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前方还有无数挑战与机遇等待着他们。庆典过后,她便与家人、村两委成员以及村里的年轻骨干们聚在一起,谋划着北原村未来的发展蓝图。

此时的北原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颇具规模,但周悦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创新、拓展产业边界。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周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打造“北原村智慧农业产业园区”。

“咱们利用现有的农业基础,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能降低人力成本,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周悦在会上详细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提议一出,众人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若能成功,北原村将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担忧的是,技术引进、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周悦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她笑着说:“困难肯定有,但咱们北原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发展到现在,哪一步不是克服重重困难走过来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在周悦的鼓励下,大家坚定了信心。接下来的日子里,周悦带领团队四处考察学习,与各大科研院校、科技企业对接合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与一家知名的农业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区。

园区建设初期,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员招聘等工作千头万绪。周悦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她亲自协调各方关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村民对政策不理解,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不愿配合。周悦便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耐心讲解园区建设对村子和村民的长远好处。她还邀请村民代表到已经建成的智慧农业园区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现代化农业的巨大优势。在周悦的努力下,村民们逐渐转变了态度,积极支持土地流转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时,资金短缺的问题再次凸显。周悦一方面争取政府的专项扶持资金,另一方面发动村里的企业家和乡贤捐款。同时,她还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争取到了一笔低息贷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技术人员招聘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北原村地处偏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很多技术人才不愿意来。周悦便亲自到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招聘宣传,向他们描绘北原村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事业空间。她还为技术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最终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加入到园区的建设中来。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北原村智慧农业产业园区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内,一排排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智能灌溉系统、环境监测设备、自动化采摘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设备一应俱全。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精准控制浇水、施肥、通风等环节,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北原村的特色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采用智能化种植技术,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同时,智慧农业产业园区也成为了北原村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周悦始终没有忘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北原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周悦发起了“北原村文化传承计划”。

她组织村里的老艺人成立了民俗文化传承工作室,将剪纸、编织、木雕等传统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同时,她还收集整理了北原村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文化资料,编辑成书,让后人能够了解和传承北原村的历史文化。

为了让民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周悦还组织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北原村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精彩纷呈;端午节时,举办包粽子比赛、赛龙舟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北原村的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随着北原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到这个曾经的贫困小村如今的巨变。各大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周悦作为北原村发展的领路人,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面对媒体的采访,周悦总是谦虚地说:“北原村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周悦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尤其是那些在乡村奋斗的年轻人。许多年轻人给她写信,讲述自己的困惑和梦想,向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