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国王宫内,衣裳轻薄的女子翩翩起舞,随着乐师的鼓点扭转腰肢,一步步靠近最上方的王。
纯白色的烟雾被舞动的水袖搅弄成一片朦胧,似梦非梦。
“朕今日才知道,王丞相之妹,竟是天上仙子!”
美人一笑,如玉山倾倒,含羞落入帝王的怀抱中。
宫中的乐师低头一昧地奏乐,典雅的旋律掩盖了高台上的靡靡之音。
黑夜里,除了人间乐事,还有人在吹灯夜读。
踏入上京的晏九独自经历了考场,三日全封闭的考试过后,他见到了上京云家人,云斐的父亲云霄大人。
“这次小科举是王丞相为了上京学子,特意求皇上开考的。幸好你能赶来,不然绥国上下,只有上京书院出头亮相,朝中势力更不平衡了。”
云霄大人身为礼部员外郎,对朝中典礼动向掌握清晰,早从王丞相妹妹进宫受封官女子后便暗中留意,果然知晓了王家私下的谏言。
“王丞相上书,恳求开设科考,看起来是为了社稷学子,实际上还是在结党营私。你若能在这次取得好名次,恐怕也会被他拉拢。”
晏九拱手还礼,他这次能顺利赶上考试,幸亏有这位云大人通风报信。
“大人言之有理,晚辈定提前准备。国考乃社稷安定之根基,这次是有心之人设计,但对莘莘学子也是一次机会。”
云员外郎苦笑一声,他没有否定年轻人的乐观。
有很多机会看似出现了,实则未必是真。
“你的答卷如何,可有把握?”
“尽学生平生所学,不敢妄言榜首,但……”
晏九还没谦虚,对方就安心地打断了他的话。
“那就好,这次考试向来王丞相十拿九稳不会做什么手脚。但以防万一,你说说答卷的特点,我会找人盯着。”
晏九点头,说了自己的文章大意。
云员外郎仔细听着,频频点头。
黑夜的另一处角落,王丞相府内一群人也在关心这次小科举的考试卷子。
“这一次,时间安排极为巧妙,其他几个书院的人必然难以安插人手。我们上京的学子一定能拔得头筹,高举榜首!”
围坐在堂内的几位大人笑容满面,恭维着主位的王丞相。
身型稍显富态的王丞相一脸忠厚,他抬手不接受众人的高捧,反而是冷静地分析可能出现的纰漏,仔细叮嘱各人要注意的细节。
“云氏心思细腻,必然有派人考试,你们需细心排查卷子,凡非本书院教习的字体,都要划掉!不要放过一人入榜,这次考试是圣上钦点的小诗,能出头的学子可不多啊!”
“是的是的,可多亏了王丞相力荐!要不然哪有众人出头的机会……”
“一定一定,我们一定细心排查,绝对不放过一人!”
众人拱手作揖,态度积极地响应,生怕自己落后了一句。
王丞相又询问起自己安排的几个考生,“他们出来后表现如何?试题都背熟了吗?”
“请丞相放心,一切准备妥当,没有纰漏。那几位学生发挥得都不错,我们已经提前抽出了答卷,一定是中榜的!”
“嗯,分数合理即可,不必求高。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只是上京学子的翘楚,未必是本次考试的榜首。前三甲,还需圣上定夺。我们只是提前筛选人才,供圣上挑选罢了。”
王丞相摆摆手,嘱咐众人不能做一言堂。
众人点头应是,称赞其大义。
一只只信鸽从上京的夜幕飞出,眨眼消失在天际。
随着晨色破开,厚厚的云彩也无力阻拦朝阳的光。
天又一次亮了。
贺归梨看到窗沿上的灰鸽子,还有些困意。
这次的信鸽来得很早,她还没起床呢。
鸽子优哉游哉地在桌面上散步,一点不急着飞走。低头只顾着吃早就摆在桌面的谷子,它听到床上的动静都没回头,“笃笃笃”地专心干饭。
贺归梨披上了外衣,懒洋洋地打开了信鸽腿上的小竹筒。
巴掌大的绢纸展开,这一次的字比以往的都要多。
她仔细看完,放心地又躺回被窝了。
山里睡得着的人可不多,除了贺归梨,不仅睡得香,还要睡回笼觉。
在教舍里踱步不安了一夜的云夫子,终于也等到了他的来信。
这一夜的安静迎来了热闹的早晨。
贺仙在斋堂里看到空中飞来飞去的雀鸟,心中一阵烦躁。
“今天的鸟怎么这么多,书院里也没人打下鸟吗?真烦人!”
“这鸟可是林里的小王,你捉一只,明日就有一群上门啄你的,可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