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人在二战:我带德棍成世界警察 第44章 三三制钉子阵地(求鲜花)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只见一个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被迅速地装满了刚挖出来的沙土。
然后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相距大约20米的位置上。
并一层又一层地堆叠起来。
威廉站在高高的山头上。
精心部署了整整40个采用三三制布局的小型阵地。
若想从此处通过。
必须要将这些星罗棋布的小阵地逐个击破方可。
然而,攻打其中任何一个小阵地时。
都会同时遭受来自多个其他小阵地的火力袭击。
更令人头疼的是。
那些重要的重机枪阵地都采取了隐蔽式设计。
周围茂密的灌木丛长得极为幽深。
足以将其完美遮蔽。
即便有人趴在地上仔细观察。
也难以轻易察觉它们的确切位置所在。
不仅如此,每个区域上还构筑了由三名士兵组成的机枪阵地。
上方则用沉甸甸的沙袋堆砌成坚固的防御工事。
这三组人员紧密配合、动作娴熟。
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完善着各自的阵地。
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安全有效的防御方式。
每个人都紧握手中的工兵铲。
奋力挥动着手臂,争分夺秒地进行挖掘作业。
另一边,苏军在察觉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
没有片刻犹豫停顿。
他们毫不犹豫地掉转方向。
心急如焚地想要重新杀回马林古城。
然而,德军显然不会让他们就这样轻松如愿地撤回城中。
只是,德军终究还是低估了苏军不顾一切逃窜的坚定决心。
当威廉的视线中出现苏军那熟悉的身影时。
他的心猛地一沉。
瞬间意识到对面的防线已然被撕裂开来。
“准备战斗!”伴随着威廉那声怒吼般的命令下达。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如同紧绷的弓弦一般。
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熟练地检查着自己手中的武器。
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决绝。
那些原本装备着反坦克步枪的士兵们。
此刻正手持经过特殊改造后的枪械。
这些反坦克步枪的下方。
由威廉找来的工兵焊接了两根支撑架。
其形状与火炮的支撑架如出一辙。
只需轻轻左右展开,便能有效地卸掉绝大部分的强大后坐力。
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胳膊受伤甚至残废的危险。
与此同时,MG34通用机枪也已严阵以待。
长长的弹链犹如银蛇一般悬挂其上。
只要时机一到,便会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放眼望去,整个山坡之上。
布满了一个个小巧却坚固无比的三三制阵地。
这种精妙的战术布局。
即便是拥有先进机械化装备的美军也曾为之头疼不已。
难以将其彻底拔除。
更别提如今这群纯粹的步兵。
而且还是处于狼狈逃窜状态下的苏军了。
倘若能有坦克的强力支援。
或许他们还能存有一线生机。
但仅凭着纯步兵的力量想要突破这样的防御阵线。
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希望可言。
“开火!”就在这时威廉再次发出了指令。
刹那间,整个山坡仿佛变成了一座喷发的火山。
无数密集的火力点同时喷射出耀眼的火光。
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
向着迎面冲来的苏军席卷而去。
师里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半自动步枪G41虽说性能方面稍显逊色。
但相较于那堪称“烧火棍”的毛瑟98K而言。
可真是好用太多!
当然,它存在一些缺点。
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平日里严格且有针对性的训练加以克服。
每个班组都配备了两支半自动步枪。
此外,还有一个由两人组成的机枪小组。
再加上两支冲锋枪和两支半自动步枪作为补充。
剩下的战士们则手持传统的毛瑟98K步枪。
如此这般多样化的武器搭配。
共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