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人在红楼,我真没想当霸王 第十五章 为穿越之使命而读书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原来,秦可卿之父秦业现任工部营缮郎,已年近七十,夫人早亡。
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便是秦可卿了。
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因秦家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秦可卿长大后,许与了贾蓉为妻。
秦钟因去岁业师亡故,未暇延请高明之士,在秦可卿和王熙凤撮合下,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
宝玉因业师回家去了,也现荒废着呢。其父贾政之意,亦欲暂送他去家塾温习旧书,待业师回来,再各自在家里读。但贾母却说,家塾里子弟太多,生恐大家淘气,反不好。
宝玉回明了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且说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凤姐也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欢起来。
果然那日,贾蓉就带了秦钟来,宝玉忙领秦钟拜见贾母。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又命人带去见王夫人。
贾母又是给荷包又是金魁星,且嘱咐秦钟道:
“你家住的远,或有一时寒热饥饱不便,只管住在这里,不必限定了。只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些不长进的东西们学。”
如此之后,秦业这才亲自领着秦钟,恭恭敬敬的,给贾代儒送来了贽见礼,只是宦囊羞涩,容易拿不出来,东拼西凑的只封了二十四两。
不等贾代儒安排入学时间,秦钟那边说,只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
如此,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却顾不得别的,竟择日不如撞日,隔日一早就请了秦钟来,会齐了再往一里之遥的家塾去。
薛蟠去贾府的家塾真是去学习的?那是当然了。
穿越红楼梦的世界,与金陵十二钗一起生活,守护爱护她们,就是这么简单。
薛蟠心里清楚,她们的一生将受困于贾府,未来等待着她们的是什么样的遭遇,若是真的爱她们,就要保证她们一生的幸福,这便是穿越者的使命。
然而,这样的保证,这样的崇高使命,对于无权无势的薛蟠而言,要想实现似乎极为困难,身为一个穿越者,所谓的金手指能够发挥的作用简直微乎其微。
即使如此,薛蟠并不想放弃这份使命,仍然要许诺这个保证。
或许过不了多久,贾元春晋封贤德妃,准备归家省亲,可能正是荣国府最鼎盛的时期,也可能是衰败的开始。
薛蟠无法确切估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份使命,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若是能有十五年,那就太好了。
不管怎样,摆在薛蟠眼前的路很多,条条大道通罗马,通过科举入仕这条路好像也还不错。
为穿越之使命而读书。
在狭小的书房里,薛蟠看到了许多书籍,皆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书
这就对了,他要读的就是这些书。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
薛蟠的漫漫科举之路恐怕要从认字开始了。
毕竟是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科举知识对薛蟠而言完全是一张白纸,要想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恐怕得花费不少的功夫从头学习了。
庆幸的是,他现在还年轻,还有充分的学习时间。
以现有的智商学习儒家经义和八股文,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读古书写古字,还真是难为他了。
文言文看着费尽,繁体字写着烦杂。
首先要学会写的就是他自己的名字,“薛蟠”的繁体字就写作“薛蟠”,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不过,仅仅只是这两个字简单,眼下,薛蟠要看的书那可都是通篇的繁体字。
早知自己会遭遇穿越,真后悔穿越前读高中时没有读文科,要不然的话,或许会多背诵一些诗词古文,可能连繁体字都认得,说不定还写得!
如今只能安安分分地识古字、读古书、写古文了。
薛蟠好比重新回到了小学一年级,准备踏踏实实地诵读四书五经,练习书法,学习诗赋,还要学习创作被后人唾骂的八股文。
薛蟠回到书房,心不在焉,《千字文》上的繁体古字,他又何尝都认得,只不过把《论语》当《千字文》看罢了。
像贾府这样的世家是有家学流程的。
从四岁开始发蒙认字,用的就是《千字文》等蒙学书籍。然后到了六岁,开始读《三字经》《小学集解》《孝经》等书籍。八岁,在认全了字之后,便开始读四书,先是《大学》《中庸》,其次《论语》《孟子》。接着是五经,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
还要读一些辅助书籍,十岁读《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