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人在红楼,我真没想当霸王 第二十六章 凯旋回京、太上皇归来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黑云都众将士,护送太上皇,押送胡虏使臣,凯旋回京。
皇帝亲征被俘,显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如今获释,且还成了太上皇,本应该悄无声息的回来才是。
直到临近都中神京外城,将士们才知此刻城内的热闹非常。
全京城万人空巷,老百姓齐聚北安门大道。
他们夹道欢迎,黑云都全军将士的凯旋归来。
北安门外,护送太上皇回来的神威军昭昭然出现。
老百姓可不只会看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着实对黑云都的赫赫战绩,夸夸其谈。
“发生什么事了,这么热闹?”
“黑云都将士押送着漠北的受降使臣,凯旋回京,能不热闹嘛!”
“受降使臣?漠北胡虏终于听话了?”
“听话个屁!这都多少年了,多少国朝将士血洒漠北。”
“他们不知道消停,我们就让他们彻底消停!”
“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们别当谜语人,说重点好吗?”
“你咋啥都不知道呢!我就说一遍,你可听好了。”
“三个月前,漠北胡虏突然集结,进犯国朝北境。”
“驻守北境关隘的黑云都将士,同仇敌忾,奋力拼杀来犯。”
“黑云都不仅守住了关隘,还深入漠北腹地,杀尽了负隅顽抗的胡虏兵卒。”
“胡虏大可汗亲笔写下了投降书,派出了使节,受降归附,永世称臣。”
“那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正好给病了一年的太上皇冲冲喜。”
贾珫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年多时间以来,百姓们一直被蒙在鼓里。
他们以为太上皇是因病退位,一直在皇宫里养病呢!
眼下是把获释归来的太上皇当成胡虏的使节了。
难怪不需要悄无声息,反而可以热烈庆祝。
回头一看,却见义忠亲王宋敦早已护送太上皇悄然进宫了,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百姓们更是被眼前的热闹一阵唬弄,蒙在了鼓里。
“永世称臣?我不信,狼子野心,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北安门外,黑云都将士们出现了。
兵部尚书史鼎,在队伍的最前面,贾珫紧随其后。
“大表叔,你觉得,我能获得什么封赏?”
贾珫问史鼎,他们二人掏心掏肺聊了一路,已然是忘年交了。
“论功行赏,你是首功,至少能封个爵位了。”
“爵位?公侯伯子男,不会只封个子爵,封个男爵吧?”
“怎么?这还不知足啊?”
“至少得是一个侯爵吧!”
“你要是封了个侯爵,那你的爵位岂不就比你舅舅还高了。”
史鼎这么一说,贾珫顿感诧异。
“舅舅?我舅舅卫青还有爵位在身的?”
“世袭的,卫府祖上是长平侯,到他这一代,就降成子爵了。”
本可以在家享受王孙贵族生活,却在军中领了实职,镇守边境关隘,为国朝效力。
贾珫突然觉得,舅舅卫青的形象更高大了一些。
临近京城,史鼎转而说道:
“等会儿到了城门下,不急着进城,照例等侯城门守将的通报。”
“为何?”
贾珫不解,立了大功,凯旋归来,还要在城外等候?
史鼎见问,以贾珫入军时间短,自然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简单的说,进了城,我们往哪走?”
“各自回家,还是进内城?要是进皇城,带多少人?”
“这些都是需要请示的,反正等通报就是了。”
说到回家,史鼎便问贾珫道:
“你离家在外也一年了,这次回京,贾府的人会如何迎你?”
这一问,倒是把贾珫问住了。
贾府在都中神京内城的宁荣大街。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便是荣国府。
贾珫的祖父贾代善当年有军功在身,所以仍袭荣国公。
荣国公贾代善已逝,其夫人史太君犹在。
荣国府的正内室荣禧堂。
贾母史太君正襟危坐,挨旁边坐着的是南安王太妃。
南安王太妃笑道:
“我这次来,不过是想来打听一个人罢了。”
贾母听了,便问:
“不知太妃打听何人?”
南安王太妃停顿了一下,只说:
“神威军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