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043章 人好看又有才,这苏景略人中龙凤啊!(求鲜花)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袁谭眉头一皱,回瞪向了张郃。
“那刘玄德继承徐州牧之后,曾多次向主公示好,分明有意倒向主公。”
“主公对其态度,也是以拉拢安抚为主。”
“倘若大公子贸然挥师入徐州,岂非与刘备结怨,有悖主公笼络刘备的大局?”
张郃搬出了袁绍来反对。
“父亲是有意拉拢刘备,但他救走孔融却是主动与我袁家为敌,我给他点教训又有何不可?”
袁谭不以为然的反问。
“刘备并未率军入青州救孔融,仅仅是将孔融接入徐州,明显是不想与主公为敌。”
“至于刘备杀尹礼,也是出于平定徐州叛乱而已。”
“说到底,我们入侵徐州并没有合适的借口,还请大公子冷静才是。”
张郃又是一番劝谏。
这番话理由充分,袁谭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什么叫刘备无意与袁家为敌?”
“刘备明知孔融乃主公之敌,却仍要将其接回徐州,这就是对主公的公然挑衅。”
“尹礼已归顺于大公子,却为刘备所杀,这更是藐视大公子。”
“我们挥师入徐州,正是要给刘备一点教训,让他不敢对主公和大公子有丝毫不敬!”
郭图却强词夺理,将张郃一番驳斥。
袁谭当即点头:“公则言之有理,刘备对我袁家不敬,我岂能坐视不顾。”
张郃无奈,只得又一拱手:“即使大公子要发兵入徐州,也需要向主公先行禀报请示才是吧。”
“请示什么!”
袁谭一摆手,傲然道:
“你自诩宿将,岂不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
“时机稍纵即逝,哪有时间去请示父亲,本公子自当相机行事。”
张郃彻底被怼了回去,遂不敢再作声。
袁谭压服了张郃,当即率两万袁军,浩浩荡荡直奔徐州北境而去。
…
琅邪国,诸县。
“玄德啊,北海一别,不想我们还有再见之日。”
“若非你的人马及时出现,融现下已是身首异处,焉能与玄德你再叙呀。”
北门外,孔融握着刘备的手感慨万千,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
刘备则面色歉疚道:“备未能率军入青州,为孔相解北海之围,只能将孔相接入徐州,实在是惭愧。”
“袁绍势大,玄德你初定徐州,不便与袁绍翻脸,这其中苦衷融也理解。”
“玄德你肯接纳我这流亡之人,我孔融已是感激不尽。”
孔融也是明事理之人,自然能体谅刘备的苦衷。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
孔融又望向刘备身后众谋臣武将,满心好奇道:
“融听那位张将军说,玄德你新拜了一位军师,名为苏景略。”
“此人神机妙算,屡献奇谋助玄德击破吕布,亦是此人识破尹礼图谋,让玄德你救下了融一命。”
“但不知这位苏军师何在?”
刘备脸上浮现引以为傲的笑容,便回头将苏哲一指。
苏哲微微拱手:“在下苏哲,见过孔北海。”
孔融上下打量着苏哲,脸上不禁涌现奇色,啧啧赞叹道:
“不想苏军师竟如此年轻,当真是出乎融的意料。”
“年纪轻轻,仪表堂堂,身怀王佐之智,当真是人中龙凤啊。”
孔融狠狠夸赞了一番苏哲,尔后向刘备一拱手:
“玄德你能得如此奇才辅佐,当真是天命眷顾,气运加身,前途未可限量也!”
孔融乃当世大儒,这番盛赞,倒把苏哲听的有点不好意思。
刘备却是听的心中舒服,哈哈大笑,携着孔融入城。
接下来便是在府堂中设宴,为孔融接风洗尘,为张辽表功。
老刘当然也不会忘了那位徐夫人,以上宾之礼,盛情款待了徐氏。
席间是嘘寒问暖,关怀倍至,却绝口不提太史慈之事。
徐氏显然是明事理的妇人。
前番刘备为平原令,一救孔融之之时,徐氏便对刘备敬佩有嘉。
如今刘备二救孔融,又派部将在生死之间,从泰山军的刀锋下救下了她,她敬佩之余更是感激不尽。
于是徐氏当即修书一封,请刘备派人前往豫章,召太史慈前来徐州相会。
刘备微微一笑,回望苏哲一眼。
一切都如苏哲所料。
孔融顺利接回,臧霸等泰山诸将归附,徐氏心存感激,不用他提就召太史慈来徐州。
此番琅邪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