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卧龙姐夫,佐刘备夺回徐州 第007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敢跟老刘嘴里抢食,胆儿够肥啊!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自古以来,由南向北一统天下者,也就老朱一人而已。
无他,人口而已。
元末明初之时,江南经过千余年开发,人口和经济早已超越了北方,这才让老朱有了由南向北一统天下的底气。
而现在的南方,看起来版图挺大,实际上多数为未开发的不毛之地。
荆州和江东的人口,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江两岸。
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南方都远逊于北方。
说句夸张的话,荆扬二州加起来的人口,都未必比得上未经战乱荼毒时的一个南阳郡人口多。
这种殊悬的差距,就算把老刘换成李世民,也甭想由南向北夺取天下。
故而陆炎给老刘拟定的战略,便是一定要夺回徐州。
只有占有徐州,才能在中原占有一席之地,分一杯中原人口经济优势的羹,才有希望一统天下。
先难后易这条路虽然辛苦,一旦成功,收获却远多于先易后难。
这个道理,现下与诸葛亮讲,诸葛亮也未必能参悟。
毕竟诸葛亮可供参考的先例不多,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怎比得过他脑海之中,藏着千余年来,无数王朝更替的案例。
“地…地狱模式?死磕?”
“姐夫,恕亮愚钝,亮还是不太明白姐夫你所说。”
诸葛亮眼神懵懂的看向陆炎。
“咳咳,慢慢领悟,不急。”
“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陆炎一时片刻也解释不清楚,索性便如此敷衍道。
诸葛亮却眼珠一亮,仿佛听到了至理名言一般,赶忙拿出竹简,将陆炎这句话刻在上边。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
诸葛亮喃喃自语,陷入了沉思之中。
马车渐行渐远,一路向东。
…
五日后。
一万三千大军,进抵海西城。
“竺拜见主公!”
“竺正准备前往盱眙,与主公会合夺回下邳,主公怎反倒来了海西?”
县府之内,糜竺满脸欣喜惊奇的迎接向刘备。
对于刘备的前来,这位徐州首富,显然是极为意外。
“我得知下邳失陷,本打算率军北归夺回,却不想遇上了伯温…”
刘备拉着糜竺坐下,便将前因后果尽数道来。
“陆伯温?”
“主公新拜的军师?”
糜竺这才注意到,跟随在刘备身边,那位年轻的生面孔。
江东陆氏不是臣服于孙策了么,怎么还有漏网之鱼,还千里迢迢的投奔了刘备?
陆氏之中声名在外者,也就陆逊陆绩等几人,也没听说过还有陆炎这么一号人物啊!
竟然能预测出了吕布偷袭下邳,初次相视便得刘备信任,竟被拜为了谋主!
糜竺上下打量着陆炎,心中满是好奇猜测。
半晌后。
糜竺才回过神来,忙是一拱手:
“竺见过陆军师,陆军师当真是年少有为呀。”
陆炎还之以礼,面带着微笑,说了一番场面上的客套话。
话锋一转,却道:
“如今下邳虽失陷,主公却保有了一万三千余名精锐,愿誓死追随主公。”
“主公决意以海西为基,与吕布死斗到底,誓要夺回徐州。”
“只是这粮草军需方面,怕是还需糜别驾多多费心。”
老刘来海西,就是冲着糜家的财力物力支持而来。
只是这种要钱要粮的话,老板不好当面开口,陆炎身为谋主,自然要懂得为老板分忧。
糜竺微微一怔后,旋即会意了陆炎的暗示。
“难怪这个陆炎,会劝说主公前来海西,原来是看中了我糜家的财力。”
“如此看来,此人确实有些智计。”
“主公有雄主之姿,将来必成大业,我若再雪中送炭进献钱粮支持主公夺回徐州,岂非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将来主公再造大汉,成就大业,我糜家不就…”
糜竺商人出身,眼光何其敏锐,顷刻间便权衡出了利弊得失。
当下不假思索,向刘备一拱手:
“主公乃世之仁主,竺早已决心鞍前马后,誓死追随。”
“今主公落难,竺身为臣下,自当倾尽家财,助主公夺回徐州!”
刘备松了口气,看向了陆炎一眼。
不出所料,糜竺果然对自己是忠心拥护,愿倾尽家财支持自己复起。
陆炎这份识人之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