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屡献毒计,丞相劝我冷静最新章节 > 第2章 贾诩从善如流:这毒计未免太丧失人伦,有失人性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三国:我屡献毒计,丞相劝我冷静 第2章 贾诩从善如流:这毒计未免太丧失人伦,有失人性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曹操摆手说道:“帐中议事,不必顾虑。你只管说来,恕你无罪就是!”

程昱拜谢丞相,走出班部,来到阶下,缓缓说道:“疫病如火,传播极快。如果不能及时扑灭,蔓延开来,三军数十万将士性命,皆在朝夕之间!”

“依照医官所言,虽然不能医治顽疾,但若能彼此间隔,却能有效预防。但军营人口密集,无法可施。何况攻城掠地,征战杀伐,排兵布阵,又岂能彼此相隔数丈,各自为战?”

荀攸听了,不住的点头,深以为是:“程德谋所言我也有同感,若如此行兵,是不战已败,三军性命,犹如草芥。断不可取。”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程昱继续说下去。

“恕臣直言,疫病不除,三军性命堪忧。纵有奇天秒策,难以实施。”

“不如暂息兵戈,疏散兵马,等待疫病消除,再行南下征伐大计。”

曹操凝眉摇头,叹了口气问道:“我固然知道此事的严重,但此次南下,携北战余威,士气旺盛,岂能因为疫病而影响国家一统大事?”

荀攸上前一步,走出班部,与程昱并肩而立:“丞相,以人为本呐……”

“疫病猛如虎,旦夕噬人命。保存实力,希图后进,当为上策。如果丞相勉强南下,万一……”

“臣赞同程德谋的建议,不如暂回许都,疏散兵马,等疫病消解之后,再从长计议。”

他自然不敢明说万一丞相感染疫病,一命呜呼,就万事皆休了。

但曹操显然也已经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沉默良久,皱眉叹息说道:“此番回去,荆州再难有收复之日了!”

言辞之中,带着几分失望和凄凉。

荆州刘景升病危,氏族把持兵权,外围新野县刘备虎视眈眈,希图吞并荆州。

荆州如今可算得上是内忧外患,外表看起来沉静似水,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潜藏危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让刘备夺了荆州,壮大了实力,到那个时候再想拿下荆州,恐怕就绝非易事了!

何况天不假年,曹操已经年近六旬,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曹操比谁都懂!

何况能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这种话的人,惜命如金,就算是搭上了整个天下,他也不会把自己的性命拿出冒险的!

回兵许昌,已是势在必行!

“难道孤真的命中注定收复不了荆州了么?”

曹操的目光忽然落在了谋士贾诩的身上,自始至终,贾诩始终沉默,未发一言。

“文和,此事你有何看法?不妨也说来听听!”

曹操的眼中带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看着贾诩,话语之中却更多了几分疲惫。

贾诩双眉紧皱,缓缓的整顿衣冠,躬身说道:“臣无良策,却有隐忧……”

“哦?”

唰!

曹操和众文武的目光全部盯在了贾诩的身上!

天下毒计,在其一人!

贾诩谋计虽毒,但思虑周全,也是公认第一,不知道他口中的隐忧,又是何事?

“荀公达和程德谋建议回兵许都,疏散兵马,恐怕并非良策!”

贾诩的话音出口,所有人都困惑不已,荀攸和程昱不约而同的脱口问道:“贾文和所言,所指者何?”

贾诩稍微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知道疫病蔓延,犹如火势,岂能引狼入室?若是一病入许昌,万户皆感染,则北国上下,如何呢……”

曹操面色一变,瞬间苍白!

底下众人,无不震惊!

毒士贾诩,思虑细腻入微,果然不假!

“文和有何良策?”

“臣暂无良策……”

曹操双手扶住桌案,低头沉思。

“你们暂退,容孤三思之后,再行商议此事!”

……

贾诩的军帐里。

“先生,你好惬意……”

贾诩散会之后,看到诸葛善斜躺在卧榻上,沐浴着帐顶天窗投下的阳光,悠然入睡的模样,羡慕的叹息说道。

“哦!”

诸葛善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贾诩一脸愁容的模样,微微笑道:“天下事又非你一人之事。大事有曹丞相担当,小事自有下人去办,你有什么值得如此忧虑不快的?”

贾诩走到桌边,伸手提起茶壶,又翻开两个茶碗,替诸葛善斟了杯茶,双手捧着递了过去,叹息道:“先生有所不知。如今军中疫病传播,死伤每日剧增。丞相欲要进兵,又恐疫病猖獗,三军毁灭。欲要退兵许昌,又担心把疫病回传京师,进退两难,没有良策。”

诸葛善眉眼含笑,接过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