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我屡献毒计,丞相劝我冷静 第28章 月旦评,品天下毒士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曹操在荆州,遭遇新野之败时,许昌也在发生着大事。
许昌。
青梅亭位于大丞相府旁边不过里许的一处幽僻之地,虽然不过只是一处寻常的建筑,但因其特殊的位置和阅历,而变得神乎其神,也令其地位蹿升,非达官贵人,地位尊崇之人,难以在此亭上逗留。
昔日,青梅熟的时候,曹操曾在这里试探刘备,煮酒论英雄。
但刘备奸猾多智,趁着天边的一记雷声,假装手里的筷子被吓的掉落在地,一致令曹操误以为刘备不过是小打小闹的百里之才,兴不起大的风浪,因此对他略有大意。
何曾想刘备反手就赚了曹操五万兵马,脱离许昌直奔徐州,还斩杀了曹操的徐州守将车胄,从此脱离了曹操的管束,又开始四处流窜,兴风作浪。
再往前推,青梅亭的成名之作,在于有人在这里曾点评过一个人。
点评的人,非比须常,被点评的人,更是牛逼的离谱。以至于数千年之后,依然为人所称道,传颂不衰。
四十年前,三国第一点评人汝南许劭在许昌开专场月旦评,点评天下名将!
月旦评虽然每月的月初都有一期,但因为每期所评的内容涵盖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所以皆不相同,一个轮回,恐怕也要数十百年。
甚至可以说终其许劭一辈子,点评名将的月旦评,仅此一期而已!
那一日,青梅亭下人山人海,四方贤达云集于此!
最终!
卢植第一,皇甫嵩次之,朱儁第三,位列第四的便是后来祸乱天下的西凉大将董卓!
那个时候,曹操年幼不过十几岁,在父亲曹嵩的带领下从洛阳取路往沛国谯县老家去,正好路过许昌,曹嵩与许劭乃是老朋友,因此在青梅亭上两人相会。
“老朋友,此子虽然年幼,但举止不凡,我看他长大了指定有出息,你怎么看?”
曹嵩与许劭对面而坐,乐呵呵的笑道。
他所以能与许劭在千万人前有对坐闲谈的机会,并非只因为两人有故交。天下与许劭有故交的人多了去了,何至于轮到曹嵩?
要知道在这青梅亭上,在这许劭的面前坐上一坐,已经足可以从此闻名天下,人尽皆知了!
只因月旦评和许劭的影响力,天下无人可及!
而曹嵩所以能得到许劭的如此礼遇,是因为昔日许劭在汝南困顿之时,身为十常侍大太监曹腾养子的曹嵩曾周济他黄金七千两,对他有活命之恩。
许劭斜眼看了看曹操,沉默不语。
曹嵩会意:“看来这老朋友委实抠门,这是嫌广告费没付够的缘故么?”
曹嵩微笑,从袖中掏出纸张,挥笔写道:“润口费一千两黄金。”
嘴里却说:“这是我儿的籍贯履历,请先生细看。”
许劭摇了摇头,微微轻笑。
时年不过十几岁的曹操,却已经精明异常,轻轻拽了拽曹嵩的衣袖,低声说道:“父亲,孩儿的生辰八字,还未告知先生,如何让先生评定测算?”
曹嵩大笑,挥笔在纸张上写道:“润口复加黄金三千两!”,嘴里却说:“这是我儿的生辰八字,请先生祥查。”
许劭惊异曹操的洞察之力,更看上了曹嵩的金钱之功,因此三思之后,说出了那句流传天下的评语!
“此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一道评语,胜过十万雄兵!
天下人尽皆知曹操的大名,曹操也因此而起飞,成为驰骋天下的麒麟。
再后数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以一校尉骑兵,瞬间凝聚十数万之众,天下谋士战将,更是望风而从,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皆相继来到。
……
四十年后,许昌再次轰动!
只因还是这个青梅亭上,许劭再开月旦评!
此时许劭年过古稀,此届月旦评,乃是他的收官之作。
品评的内容?
要在此届月旦评上,评出天下三十年来,七大军师,四大毒士!
一时间天下关注,名士翘首以盼。
荀令君的府邸上。
“主人,许子将的书信,请主人明日赴青梅亭,作为月旦评的特邀嘉宾,品评天下谋臣毒士。”
老管家带着许劭的书信来到荀彧的书房外,轻轻叩门说道。
房内一盏孤灯,大名鼎鼎的荀令君荀彧正佝偻着身子,伏案查看着公文。
自从曹丞相南征之后,京中的大小事务,军队的粮草供给,全部着落在了他的身上。
乃至前线军马的调度,征伐的方略,曹老板也会时不时的来信告知,并征询他的看法和意见。
因此荀彧日理十万机,通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