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屡献毒计,丞相劝我冷静最新章节 > 第8章 最毒谋士的锅,文和背定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三国:我屡献毒计,丞相劝我冷静 第8章 最毒谋士的锅,文和背定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贾诩听到众人聊到诸葛善,归于座位上沉默不语。

“不知道诸葛善此刻归于何处了?似乎他自从河北毒死袁绍之后,反而许久不曾谋划毒计了。所以刚刚程德谋提到他的时候,孤竟然一时忘却。”

众谋士心中都在想,丞相果然是个枭雄,心胸开阔万里。诸葛善樊城差点干掉曹仁,博望坡烧的夏侯惇只剩下半条裤头回来,在他眼里还算不得毒计,甚至都已经忘了!

不过返回头一想,心中又各自释然:“诸葛善的两次用兵虽然大败我军,但只能说智谋高绝,火烧毒是毒了点,但要是跟这次贾文和的抛尸送毒比起来,毕竟还是大巫见小巫,不在一个档次。”

“难道诸葛善也心地从善了?”

贾诩偷偷抬头,瞄了一眼曹老板,心里突突乱跳,惴惴不安:“要是丞相知道名闻天下的独善其身诸葛善便在我的营帐之中,会是如何呢?”

“要是他知道当年在宛城毒计坑的他穿着裤头从寡妇邹氏的床上狼狈逃走,损兵折将的人便是诸葛善,又会是如何呢?”

贾诩的额角冷汗直流!

他并不担心诸葛善的生死,他担心自己会受到牵累,陪着诸葛善一起掉了脑袋!

……

许昌,荀令君的府邸。

天色已晚,荀令君荀彧的书房里,一盏孤灯随着窗外送入的微风而摇晃不定。

“胡闹,简直是荒唐!”

荀彧气的浑身颤抖,将手里的书信使劲的扔在地上,双手扶住桌案,呼呼喘着粗气。

“此必是贾文和所为!这个贾诩,简直将国家社稷,朝廷威严视如无物!丞相怎么还如此听信他的话!”

“众谋士呢!荀攸……”

荀彧怒极,正要继续骂的时候,忽然房门轻轻一响,老管家的声音传来:“主人,冀州牧董昭前来拜见。”

“董昭?快快有请!”

荀彧急忙站起,俯身捡起扔在地上的书信,整理衣冠,站在桌案前等待。

丞相南征之前,命董昭在冀州筹措粮草,想必此次前来,乃是与粮草有着莫大的关联。

且董昭被丞相任命为冀州牧,冀州乃天下十三州之首,丰饶富足,由此可见董昭在丞相面前的器重和地位。

“董昭拜见荀令君!”

不多时,门开处,冀州牧董昭大步而入,见荀彧站在门口迎候,急忙躬身下拜。

“不必多礼,快快请坐,上茶!”

荀彧笑容满面,挽着董昭的手臂,一起至桌前坐下,门下人早已布置好茶,端了上来。

“公仁此次来许都,可见丞相交托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了!”

荀彧笑吟吟的看着董昭,缓缓的说道。

“幸不辱命,丞相信中所吩咐的粮草之事,全部已经办妥,只是提前了半月,还望荀令君勿怪。”

董昭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荀彧,内中全部都是此次从冀州运送粮草入许昌的详细账目。

“丞相有如此贤臣,真乃是大汉之福,丞相之福!”

荀彧接过账目,轻轻放在桌上,笑着说道。

董昭端起茶碗,喝了两口,将茶碗捧在手里,抬头问道:“荀令君,不知前线阵前,丞相此次出兵,可还算顺利么?”

荀令君眉头紧皱,将手里的茶碗“咚”的一声顿在桌上,低头说道:“先锋夏侯惇率兵为第一梯队,想立头功,却在博望坡被刘备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如今军中疫病流行,据丞相所说,似乎已经想到应对之法,当并不严重。”

董昭点头,见荀彧依旧紧锁双眉,似乎心中另有烦心之事,不觉奇怪的问道:“两军阵前,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夏侯元让轻敌冒进,偶然失手,也是在所难免。荀令君何故如此介怀?难道丞相另有不妥之事,让荀令君忧心不成?”

“你且看看,丞相这是做的什么事!”

“兵卒投军,舍身为国,生死置之度外!他却打算把疫病死亡的兵卒尸体用投石车抛入新野城中,引毒入城,希图不劳而获,唾手而得之!!”

荀彧提到此事,一脸的怒色,将原本扔在地上被他团成一个纸团的前敌书信展开递在董昭的面前。

董昭面露惊异之色,展开略看了几眼,也跟着皱眉,颤声说道:“丞相此计可谓至毒!”

荀彧越发怒气难消,以手拍案啪啪直响,气呼呼的说道:“丞相兴兵五十余万,良将千员,可谓兵精粮足,不以正道取胜,反而行此恶毒无道之计,大大有损我大汉将士的威武!”

“此计若真的行开,大汉四百年的声誉,将毁于一旦!”

董昭面色苍白,似乎心中升腾起一股莫大的恐惧,喃喃低声说道:“昔日独善其身诸葛善,听闻便在刘备的营里。此人毒计横行,天下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