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兵神,从卧底曹营到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 第14章 兵临博望坡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三国兵神,从卧底曹营到君临天下 第14章 兵临博望坡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十日后!

荆州背面,新野。

夏侯惇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开拔,直奔新野。

虽然号称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也就三万兵马。

之所以号称十万,无非是为了虚张声势,到达震慑敌军的作用。

要知道,大汉王朝在经过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后,人口急剧下降。

便是神州大地上的人口加起来也就一千万人。

曹魏政权所控制的兵马总共不会超过一百万。

而且这也是官渡之战后,收编了二十多万的袁绍兵马。

一百万兵马,要防止北方的匈奴,西凉的马腾韩遂,汉中张鲁,江东孙权。

对付兵马不足一万的刘备,派十万兵,只能说明曹操脑袋进水了。

要知道,行军打战,打的可都是钱和粮食。

或许有人会问,军队就算不打战也同样需要消耗钱粮,打不打战有何区别?

呵呵,要是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是的,即便不打战,军队也要吃饭。

但是要知道,大战需要后方为前线运输粮草。

运输粮草需要征召徭役,死了人的话,需要给家属抚恤金。

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马匹的粮草。

休养生息时,马屁吃的乃是秸秆和青草。

可一旦作战,作为战争中体力消耗最严重的马匹,吃的可不是草,而是和军士吃的一样,乃是粮食。

实则,战争时期,对粮草消耗最大的不是人,而是马匹。

军中所谓的“粮草”,也正是“粮食”之意!

十万军队的开销,和三万军队的开销,不是一个量级,而是天差地别。

漫说是深谙兵法的曹操,便是一个杂牌将军,也清楚十万大军消耗的粮食和三万大军不可同日而语。

十万军队消耗的粮食,至少也是曹操势力一年的财政税收。

如果攻打新野弹丸之地,出兵十万的话,除非曹操的脑子有病。

……

此时。

夏侯大军距离新野不到五十里。

对于这次独当一面领兵作战的夏侯惇来说,可谓春风得意,成竹在胸。

眼看新野便在前方,心里有些得意忘形。

“诸葛监军,大军距离新野不到五十里,不知诸葛监军有何破敌妙策?”

侧头看了一眼的卢马上的诸葛济,盲眼将军夏侯惇象征性地询问了一句。

与诸葛济并肩而行的夏侯惇,其实瞎了一只眼睛,没有眼珠。

这是在一次攻打吕布的途中,被飞矢所伤。

夏侯惇拔箭之时将眼珠也带了出来。

但勇武过人的他,声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将眼珠一口吞了,又继续作战。

说起来,这也是一位三国时期少有的狠人了。

便是后来者诸葛济,对铁骨铮铮的夏侯惇也难免多那么一丝高看。

至少在他看来,夏侯惇的勇武和胆色丝毫不亚于燕人张翼德。

“刘备枭雄也,若闻大军来到,必然早已做好了防备,将军还是小心为妙。”诸葛济郑重提醒道。

夏侯惇闻声哈哈冷笑,还以为诸葛济压根儿就没有任何良策,所以才找这么多借口。

“先生未免也太高估了刘备,一织席贩履之徒,有何谋略?先生一路都劝我不要急于进攻,莫非因为令兄诸葛亮在新野,故而有所图谋。”

看着夏侯惇这幅自以为是的样子,诸葛济此时才真正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了。

如此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也难怪,数万大军不但没有攻破新野,却被一把火烧得几乎全军覆没,狼狈逃回许都。

诸葛济都不知道,大败曹军,究竟是自家二哥诸葛亮神鬼莫测,还是夏侯惇太蠢。

眼看夏侯惇听不进劝告,还自己怀疑自己,诸葛济便明白一定是曹操和他说过什么。

如若不然,以夏侯惇的头脑,断然不会说出这句话来。

诸葛济冷笑道:“夏侯将军此话何意?我与孔明各为其主,若我有图谋,又何须背上投奔丞相?夏侯将军此言,未免有些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

夏侯惇也是冷哼一声,不予回答。

“将军,大军交战在即,若是自相猜疑,恐怕误了大事。

诸葛先生之言也不无道理,末将以为还是小心为妙。”

就在这时,李典打马上前劝说。

见夏侯惇没有说话,李典接着道:

“为防万一,大军不妨就在此驻扎,待末领一万兵马先去新野,果真有埋伏的话,将军再率兵夹击,刘备可擒矣!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