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之我为太祖武皇帝 第8章政治斗争白热化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请大将军息怒,宦官之势起于冲、质二帝之时,在朝廷延伸极广,这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势,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杀绝的,如果谋事不密泄露出去,必遭灭门之祸,还请大将军三思~”
“汝等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曹老板话说到一半,何进看他的眼神就很是不满了,不过终究还是耐着性子等他说完后,才出言训斥。
曹操前面的话谁都知道,所以算是一句废话,是为了后面的话做铺垫。
但后面的话听到何进耳朵里,就成了一句你不行,这何进哪里听得进去?
要知道此时他已经大权在握,大汉最后的精锐北军五校基本上都已经被他掌握在手,这可是大汉帝国与黄巾军大战后仅存的底蕴之一。
加上光禄勋荀爽麾下的虎贲、羽林等禁军,袁术此时是虎贲中郎将,董卓的弟弟董旻任奉车都尉,这些部门和军队都已经被以袁家为首的关东官僚士大夫集团所渗透掌握。
袁绍此时是司隶校尉,也就是帝都洛阳武警部队总司令,这又是一个要害实权部门。
袁隗太傅,录尚书事为文官之首。
袁家的下一代继承人袁基任太仆,属于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出行和马政。
负责保卫皇宫的卫尉董重到是董太后族人,可由于朝中几无根基,麾下虽有三千禁军,但也已被何进派他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收买,此时帮助何进募兵的张辽就在其中担任司马之职。
执金吾袁滂负责巡查宫内外,最重要的还掌握着兵器库。
此外城门校尉伍琼也是袁家的小弟,这个官职那就更加重要了。
要知道这是哪里?京师洛阳!洛阳可是有十一处城门的,城门校尉麾下一千多人看着不多,但他却掌握着洛阳最重要的情报与进出权利。
一但洛阳有个风吹草动,又或是地方诸侯偷偷带兵入京,城门校尉的重要性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后来董卓能够仅凭三千人马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进入洛阳,然后一步步掌控朝堂,那都是离不开袁家点头的,要不然城门他都打不开。
还有后来袁绍拔剑怒怼董卓后,能够安然无恙离开洛阳,城门校尉可谓是功不可没。
就连再后来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顺利逃出洛阳,老袁家在这其中的剩余势力和影响力依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袁绍后来能够有那么大的声望担任讨董联军盟主一职,可不光是袁家牛批,更加离不开他早年间拯救藏匿被党锢之祸通缉的世家朋党所带来的庞大人脉,这又离不开城门校尉的职责范围。
还有老袁家那遍布大汉的门生故吏,此时的袁家真可谓是称得上一句恐怖如斯。
只要之后剪除宦官集团,随后干掉外戚集团,拥立新君以做傀儡,继续耐心经营个一二十年,属于袁家的世家王朝即可顺势而成。
而就是这样庞大的势力,此时都选择站到了何进他的身后,曹操此言在何进和众人面前自然就成了一个笑话。
曹操很快也反应过来,想要重新起身,然后就被跪坐在他上首的袁绍挥手拦阻,用眼神制止。
……
“先帝宠爱蹇硕,蹇硕与董太后关系甚密,只有将此事栽在蹇硕头上,我等方可活命~”
“对对对,就把蹇硕托出。”
“嗯,把蹇硕托出~”
“对!对!”
见统一了意见,张让满意的伸出右手食指与中指继续道:“其二,我们要赶快到何皇后那里,苦苦哀求她,眼下只有她才能够救我们。”
……
“大将军,那小黄门催促大将军速速进宫!”
“让他先走。”
“是!”
何进放下手中瞄准投壶的箭矢,双臂打开,身旁伺候的侍女立刻上前,为其擦手更衣。
为了袁家整盘大棋不出现意外,可不能让何进此时死了,于是袁绍赶忙上前进言。
“大将军,宫中禁军归蹇硕统领,恐怕早已埋伏停当!”
曹操紧跟着出言劝阻:“当今之际,应正君位,然后讨贼!”
还好何进还没彻底昏了头,听进了劝。
“嗯~孟德之言正合我意,谁敢与我正君讨贼?!”
也不知道大将军这个位置是不是有毒,何进与后来的大将军袁绍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想法和他一样就成了孟德,不一样就是胡言乱语的无知小辈。
袁绍不会就是跟他学的一身坏毛病吧?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不定事情就是如此呢。
怪不得袁绍手下那么多能臣,明明听谁的最后都能赢,偏偏他非得一人听一句,对的无视,错的那是一个不落,好好好,不愧是我袁神!谁最后进言,就听谁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