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仙侠小说 > 上都宫最新章节 > 第四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上都宫 第四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说文》记载,“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安陵江水道长约六十里,上游是王家岭所在的安桥镇,下游地势平坦,最高处是一座高约三丈,曲折向南的大土山,人称南陵。两地并作一处,故而合称“安陵”。

安陵江由地得名,下游水势平缓、河曲蜿蜒,只在离王家岭五里外有一处险地名唤“拐子湾”。

拐子湾顾名思义,江水在这里拐了个直角,又兼得此处地势上下分明、左高右低,原本宽泛的河道在此处急剧收窄,水流湍急、怪石嶙峋。

酉时三刻,王年他们所乘的麻秧子便已来到了拐子湾前。

老芋头气沉丹田,四平八马地撑住了船尾的长舵,他那两个儿子每人手持一根长约四丈有余的竹篙,忽而侧立船舷,忽而跃起至船头,借着昏暗的月光左右出击、推戳不缀。

正所谓“篙点崖壁似击剑,首尾呼喝声不绝。”父子三人显是操老了麻秧子、跑惯了这条水道的行家。

眼看着一团六尺高的柱石就挨着船帮不过尺许飘然远去,一手抓着船舱榫头,一手挑着窗帘向外张望,被涌起的浪花溅了一头一脸的王年轻舔着嘴角带着腥气的江水,一颗七窍玲珑心都忍不住提到了嗓子眼儿。

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自打离了詹州府城回到王家岭本就是一场豪赌,不问天色、不由分说地执意夜航更是一场豪赌中的豪赌。

想到这儿,他又忍不住转过头望向对面,却只见石伢子同他一样双手找着两处榫头抓着,身子紧紧贴着舱壁,一双眼睛因为刚哭过不久正泛着血丝,整张小脸都带着瑟缩惧意。

可即便如此,石伢子却始终咬紧了牙关,从头到尾都没喊出过一个“怕”字,直把王年一双原本就脱去了尘翳的长眉细眼看得如同明澈凤目一般。

“石伢子莫慌,等过了这拐子湾我们便安全了。”瞧见石伢子浑不似普通孩童般的上佳表现,喜不自胜的王年连连安慰道。

“嗯~石伢子听年叔的。”石伢子咬着牙答应着。

见石伢子一副勉力支撑的模样,王年心中老怀畅慰,“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只要赌赢了,这詹州府城便不再姓徐了!”这般暗自呐喊的王年咬紧牙关,双腿死死地顶住了座舱的挡板,英俊的脸上尽显狰狞之色。

所幸天道垂青、上仙保佑,他这一路走来都赌对了!

“顺风~大吉~”

虽则上船前王福千叮咛万嘱咐要噤声、低调,可这乌漆抹黑的夜里,能有惊无险、毫发无损地过了安陵江凶名昭昭的拐子湾,老芋头还是忍不住引吭高歌了两声,惊得两侧山林间“扑棱棱”飞起鸟雀无数。

……

詹州府城名“漓阴”,正所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漓江原本绕着詹州老城东北角一路向东,故而有“漓阴”之称,后来上都宫真仙“一剑斩邪魔”,不但将詹州老城毁了大半,更是把此处的气运都斩得干干净净。

仙人有感于天道违和,出手将上游四十多里外的一座大山夷平,这便有了如今的詹州新府城,虽然已经身处漓江北岸,但因着多年的习惯,当地百姓依旧称之为“漓阴”。

漓阴老城占着水道通达的地利,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廓墙高,城开六门,高十丈,囤积粮草可供三十万军民支使三年,一贯是中土西南第一雄城。

新城规模虽比老城小了一些,可布置却更为井然,横三竖三六条大街贯穿城池的东西南北,衙门、商户、百姓居所皆是按部就班、分隔有序。

新城东边的聚星街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商铺林立,终日里唱卖吆喝声不绝。到了晚上,各种酒肆、戏园、春楼将灯笼高高挂起,门前车水马龙、门内人头攒动,一片欢声笑语、丝竹绕梁不断,当真是人间好去处。

詹州占着漓江、汶水的水道便利,往来贩卖丝、锦、桐油的商客络绎不绝,聚星街东边的悦来客栈地方广阔、环境清幽,却是不少大商贩落脚漓阴城的首选。

时近戌时,仍在一楼大堂里用饭的客人已然寥寥,一个头戴乌帻、身着澜衫的中年人正望着门外吃酒,瞧见斜对面那灯火通明的三层高楼外,有三三两两的皂隶衙役在转悠兜风,便忍不住开口问道,“我说小二,这对过是什么地方?怎地有这么多当差的?”

“客官是头一回来我们漓阴城吧,连醉仙楼都不知道?”正在抹桌子的小二回头一看中年人手指的方向顿时乐了。

“哦~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醉仙楼。”中年人自以为了然地点了点头,“莫非这醉仙楼是州府老爷所设?不然怎地能安排衙役专职净街守门?”

“客官说笑了,州府老爷哪儿开得了这醉仙楼啊。”小二哈哈一笑,三言两语之间竟是将一州父母都不放在眼里。

“客官走南闯北可曾听说过‘金丝红云聚一堂,千金万户分两厢’?”小二卖了个关子道。